经典病例(32)患者为中年男性,体型标准,糖尿病病史2年,血糖尚可,但胰岛功能差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梁某,44岁,男,24年03月20日入院。
l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2年余,头晕乏力2月余。
l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食易饥、视物模糊、体重下降、小便次数增多,至外院及我院住院就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住院期间予降糖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出院后予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三次口服+甘精胰岛素8u每晚一次皮下注射降糖,近期血糖控制欠佳。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脚踩棉花感,视物模糊,无头痛,无双下肢麻木,无颈部不适。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来我院就医,在门诊拟诊断为“2型糖尿病不伴有并发症”收入院。
l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20余年前在因发现左胫骨良性肿瘤行左小腿肿瘤切除+植骨术,既往小三阳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l 其他:无特殊。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血压:118/72mmHg,BMI:22.2kg/m2,无突眼,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未及明显异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痛觉、温度觉正常,神经系统(-)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致正常,生化:谷丙转氨酶:14U/L,谷草转氨酶:14U/L,白蛋白:39.4g/dL,血肌酐:68µmol/L,血钾:4.14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2.3mmol/L,尿酸:338mmol/L,总胆固醇:3.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7mmol/L;甘油三脂:0.44mmol/L;
空腹血糖:5.0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64mmol/L;空腹C肽:0.24nmol/L;餐后2小时C肽:0.63nmol/L;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均为阴性;内生肌酐清除值(Cr-rate)61(mL/min)↓;
l 影像学检查:胸部正位片:胸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彩超:肝脏回声增粗不均,考虑慢性肝脏损害。泌尿系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左叶囊样结构:TI-RADS 2类。双侧颈动脉(含颈总、颈内、颈外)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后壁内中膜增厚。VPT:提示患者未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BI:双下肢供血正常。身体成分分析:标准体型。
l 其他检查: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蛋白检测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眼底检查正常;感觉阈值监测、ABI正常;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所见结、直肠黏膜未见器质性病变;内痔。
3、诊断
1)2型糖尿病
2)乙肝携带者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l 既往治疗方案: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三次口服+甘精胰岛素8u每晚一次皮下注射降糖。
l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生活方式改善;
药物治疗:短程胰岛素泵治疗5天后调整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二甲双胍。
2、随访情况
24年6月2日,测糖化血红蛋白6.45%。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1)中年男性,体型标准,糖尿病病史2年;
2)血糖尚可,但胰岛功能差;
3)乙肝携带,超声提示可能有肝损害,但肝功能正常;
4)依从性一般。
2、诊疗思考
l 第一:针对患者的病例特点,制定诊疗计划:①有效降糖,兼顾空腹及餐后;②患者体重不大,避免减轻患者体重;③胰岛功能差,治疗需补充胰岛素,避免加重胰岛功能衰竭;④简化方案,提高依从性。
l 第二:患者方案制订:综合考虑后,选择短程胰岛素泵治疗,了解患者血糖规律及胰岛素用量。本病例中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时间短,胰岛功能偏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仍是有波动,应考虑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的降糖策略,权衡后考虑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l 第三:疗效:双相单峰,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同时覆盖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经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后,患者血糖达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
最后编辑于 03-12 · 浏览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