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保膀胱术后输尿管狭窄并反复感染
患者男,67周岁,于2024年7月初,因发烧做常规CT扫描时,发现膀胱异常占位;
2024年7月24日,在南京某医院做膀胱镜活检,确诊尿路上皮癌;
同年7月27日,在该院行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下腹部淋巴结清扫机器人手术,术中对切除部分膀胱后的膀胱做了翻瓣并与左侧剩余输尿管重新缝合,同时植入左侧输尿管支架。术后病理诊断为:“下段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处膀胱”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灶浸润固有层(推挤式浸润),输尿管切缘未见癌累及,膀胱壁切缘未见明确癌组织。左侧盆腔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HER-2(1+)。
同年9月4日,在该院做膀胱镜复查,复查过程中拔出左侧输尿管支架(疑似拔除输尿管支架过早)。次日,开始行术后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化疗方案为gc+pd1(吉西他滨+顺铂+信迪利单抗)。化疗后白细胞红细胞显著降低,出现骨髓抑制症状,并伴腰痛。
同年9月29日,在南京市某区人民医院按之前方案做第二次化疗,对剂量适当降低。
同年10月20日,在某区人民医院做第三次化疗。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伴持续腰痛。
同年11月11日上午,第四次化疗开始前,进行CT检查,发现术区多发渗出,左侧肾脏积水,左侧输尿管梗阻,尿路感染、腹腔积液;当日下午,在原手术院做输尿管镜检查,并尝试经膀胱重新植入输尿管支架,未成功;次日,在该院介入手术科,通过左侧肾造瘘植入输尿管支架,术后予以腹腔引流、抗感染治疗,11月29日出院。
同年12月至1月期间,患者每周门诊尿常规检查,均提示白细胞红细胞异常(白细胞2000-4000UL,红细胞100-400UL),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期尿培养提示检出酵母样真菌,口服氟康唑治疗。
2025年2月7日,至南京另某医院,进行经输尿管镜输尿管支架拔出和重新置入手术。同时在该院做病理切片的会诊,该院病理会诊意见为:“下段输尿管(肿块)”: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癌组织未侵犯输尿管肌层,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及脉管内癌栓,送检膀胱壁切缘、输尿管切缘及部分输精管未见癌组织累及,另送“左侧盆腔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2月10日出院。
同年2月26日,患者持续高烧,入南京市某区人民医院治疗,泌尿系增强CT检查,提示左侧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液、盆腔少许积液、左肾小结石、肾周毛糙、渗出等。在院抗感染(前期泰能,后期氟康唑)治疗,治疗期间间断时间低烧(37-38.5之间)、乏力、盗汗。
由此过程看,保膀胱保肾之后的预后很麻烦。大家觉得这个病例后续应该做根治全切吗?
最后编辑于 03-12 · 浏览 1.9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