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Case report:癌性淋巴管炎导致肺腺癌迅速进展

发布于 03-11 · 浏览 2113 · IP 江苏江苏
icon李梦杰huxi、重症小杨学重症 已点赞

摘要

癌性淋巴管炎是一种预后较差、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的转移性疾病。本文报告了一例肺腺癌迅速恶化的病例,癌细胞在肺部、纵隔、腹膜后和胃肠道呈弥漫性淋巴道播散。研究结果表明,该患者的癌症播散主要由直接淋巴管侵犯所致。

引言

癌性淋巴管炎是一种预后较差、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的转移性疾病。在此,我们报告了一例肺腺癌迅速恶化的病例,癌细胞呈弥漫性淋巴道播散,这表明该患者的癌症播散主要由直接淋巴管侵犯所致。

病例介绍

一名60岁男性,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4天入院。吸烟史80包/年。

img

胸部X光片显示右上肺野有肿瘤和双侧网状影(图1A)。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右上叶有肿瘤(图1B1),双侧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图1B2),食管壁增厚(图1B3)。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多发性脑肿瘤。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FDG-PET/CT)显示这些病变以及左肾上腺、胸部和腹部淋巴结有FDG摄取(图1C1-C3)。

img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EGD)显示食管狭窄,上皮相对光滑(图2A),十二指肠溃疡(图2B1)。活检时,仅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发现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的腺癌细胞(图2B2)。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右上叶肿瘤鞘引导经支气管活检(EBUS-GS-TBB)显示为TTF-1阳性的低分化腺癌(图2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呈强阳性。然而,Oncomine™ Dx靶向检测未发现驱动基因异常。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食管(图2D1)发现腺癌细胞(图2D2)。基于这些发现,患者被诊断为右上叶肺腺癌,cT4N3M1c2,cStage IVB(BRA,LYM,ADR,OTH;食管和十二指肠)(UICC第9版),伴有肺淋巴道转移癌。

治疗措施包括给予皮质激素、立体定向脑部放疗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虽然呼吸道症状暂时有所改善,但最终还是恶化,于首次就诊40天后,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进行了病理尸检。右上叶肿瘤为低分化腺癌(图3A1、A2)。整个肺部的淋巴管扩张,充满腺癌细胞(图3A3)。在食管、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各层组织,包括淋巴管内均发现癌细胞,而管壁结构保持完整(图3B1-B3、C1、C2)。除肺和上消化道外,甲状腺滤泡周围的间质(图3D)、颈部组织、淋巴结、心包、心肌(图3E)和肾上腺(图3F)中均弥漫性存在腺癌。

讨论

癌性淋巴管炎是一种转移性疾病,其特征是恶性肿瘤通过淋巴系统弥漫性扩散,预后较差。目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不过直接侵犯、淋巴循环和血行播散被认为是可能的途径。在本病例中,在肺、甲状腺、心包、心肌、食管、十二指肠、空肠、肾上腺和脑部均检测到腺癌。除脑部外,其他癌灶在解剖位置上是相邻的。淋巴管和间质组织中存在肿瘤细胞,表明该患者癌症播散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淋巴管侵犯。该病例较为罕见,因为它显示出肺淋巴道转移癌同时伴有广泛的纵隔、腹膜后和上消化道侵犯,这种表现通常与肺癌无关。

Tanaka 等 - 2024 - Rapidly worsening lung adenocarcinoma due t....pdf (3.47 MB)
肺腺癌 (142)
淋巴管炎 (9)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3-12 · 浏览 2113

8 1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