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胆汁反流性胃炎,您了解吗?

发布于 03-11 · 浏览 1643 · IP 河南河南


很多患者存在腹胀、口苦、烧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于是下定决心做了胃镜,内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他们很疑惑:我明明是胃病,怎么会和胆汁有关系呢?



img





 定 义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慢性病变。


胆汁和胃有什么关系呢?

胆汁是肝脏细胞分泌的,储存在胆囊里面,胆汁是脂溶性的,可以溶解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促进脂肪的吸收。人在进食以后,特别是吃了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会刺激胆囊释放胆汁。胆汁从胆囊进入胆管,然后进入到十二指肠里面,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脂肪的吸收。

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不断地向下蠕动,排空食物和胃液进入小肠,是防止胆汁反流的动力。但当食管胃向下的推力不足,幽门、贲门和食管入口的收缩力量不足,或者肠道排空能力不足时,胆汁会出现反流或倒流,胆汁会突破胃的出口(幽门)反流入胃腔,严重时胆汁突破贲门反流入食管,更严重时胆汁会突破食管入口,反流到口腔、咽喉,呛入气管和肺。



img





 病 因  

1.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

2.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胆汁等损害胃黏膜造成炎症,增加胃泌素释放,影响胃十二指肠动力,导致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引起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使得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反流入胃。

3.胆囊切除后、多发性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等导致胆囊浓缩和收缩功能丧失,使得在空腹状态下胆汁也能够不断进入十二指肠,当十二指肠逆蠕动时有过多的胆汁反流入胃。

4.精神心理方面的焦虑、抑郁,生活习惯方面的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都可以诱发胆汁反流。



img





 症 状  

1.上腹疼痛:胆汁反流可导致胃酸的增多,刺激胃黏膜引起疼痛。

2.消化不良:包括胃胀、饱胀感、嗳气以及恶心等。

3.反酸或灼热感:胆汁反流进入胃部后,会刺激胃黏膜,引起反酸或灼热的感觉,甚至喉咙或口腔内也可能有酸味。

4.呕吐: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一般呕吐物会带有胆汁的颜色。

5.呕血: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导致胃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胃溃疡,甚至引发呕血。

6.其他症状:如口苦、口臭、便秘、腹泻等。


检查与诊断

胃镜检查时常可见胃腔内的黄绿色胆汁液,只有当胃黏膜黏附有胆汁、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形成损伤时,可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24小时连续测定胃食管内胆汁酸可确定有否胆汁反流;胆汁酸核素扫描可确定反流的严重程度。


 治 疗  



img




药物治疗

1.胃动力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促进反流物排空。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的同时往往伴有胃酸的反流,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促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黏膜修复。

3.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有利于病变愈合,更可减少诱发癌变的几率。 

4.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硫糖铝、铝碳酸镁或考来烯胺等。

5.熊去氧胆酸:减少胃黏膜损伤及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且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有Roux-en-Y手术或胆道分流术。

调整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精神紧张。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img


胆汁反流性胃炎 (2)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1643

1 9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