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ICU常见的血液净化模式在不同疾病中的运用

发布于 03-11 · 浏览 1553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icon水木水生木 已点赞

ICU常见的血液净化模式在不同疾病中的运用


重症血液净化是ICU常用技术,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今天从血液净化临床应用角度,去学习一下重症病房常用的血液净化模式,我们常用的模式有SCUF、CVVH、CVVHD、CVVHDF、PE、HP、PA、DFPP、DPMAS、CPFA等等,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哪个模式更适合干些什么?我们从重症医学科角度去回顾、学习一下。

img


img



谢谢大家观看,还是那句话,本人水平有限,编辑时有错误,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随时留言指出(100%回复),谢谢支持,谢谢!

一、血液净化常用模式和技术的区别以及适应症

SCUF→单纯超滤→水分清除→顽固性水肿、心肾综合征 

img



CVVH→对流为主→中小分子(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脓毒症、多器官衰竭  

img


CVVHD→弥散为主→小分子(尿素、肌酐)→AKI伴电解质紊乱

img



CVVHDF→弥散+对流→中小分子→AKI合并脓毒症

img



PE(血浆置换)→全血浆置换→大分子(IgG、IgM、免疫复合物、LDL、TC、TG)→格林巴利综合征、TTP、重症自身免疫病、重度高脂血症

img



HP(血液灌流)→吸附(树脂/活性炭)→脂溶性毒物、药物过量→农药中毒、药物中毒(如百草枯)

img


img


PA通过血浆分离器可以更好的做很多其他吸附甚至相互串联,通过市面上不同吸附柱可以进行如免疫吸附,胆红素吸附、内毒素吸附等等,对红细胞丢失、凝血激活都是比较友好。

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双重吸附(双重胆红素+炎症介质吸附)→胆红素、细胞因子→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脓毒症。

img



DFPP(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 选择性血浆分离→血浆成分分离器→分离出来特定大分子→肾脏免疫复合物,巨球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等 。

img


CPFA(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血浆分离+吸附+滤过→炎症介质、胆红素、水电解质酸碱、肌酐尿素氮→脓毒性休克、伴有肝衰竭、肾衰。根据吸附柱种类和血液透析器型号的变化,可以针对不同疾病需求,开展多种模式和功能。

img



RAD(肾小管辅助装置)→生物人工肾小管功能→调节水盐代谢、内分泌→AKI伴肾小管功能丧失(实验阶段)。

img



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白蛋白透析+吸附→蛋白结合毒素(胆红素、氨)→ 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肾衰。需要特殊的滤过器临床用的不多。 

img



 二、不同的临床需求

需求一、病理机制不同:  

比如不同分子量:

小分子(<500 Da)需弥散(HD),

中分子(5,000-50,000 Da)依赖对流(HF),

大分子(>50,000 Da)需吸附、血浆置换。  

比如不同毒素类型


蛋白结合毒素(内毒素)等等需不同清除策略。  

需求二、患者耐受性不同:  

比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脓毒症)需缓慢连续的CVVH。  

比如: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枸橼酸抗凝的CVVHDF,而非全身肝素化模式。  

需求三、不同器官特异性支持:  

比如肝衰竭:需要DPMAS或者MARS模式,清除胆红素及蛋白结合毒素。  

比如免疫性疾病:DFPP或者PA,靶向清除自身抗体。 

三、针对不同疾病的技术选择

1、肾功能替代:

单纯容量过负荷选:SCUF

AKI:患者首选CVVHD

合并炎症:CVVHDF。  

2、免疫吸附:

PA(免疫吸附柱)用于免疫复合物吸附,

DFPP:肾脏免疫复合物,巨球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大分子。  

优点:PA、DFPP较PE极大减少血浆使用。

3、重症多器官支持与动态调整

不同的模式可以随着滤器性能的改变,适用于不同疾病。所以模式的选择和滤器的改变是动态的,是可以随着临床上多器官功能的改变而去改变的,需要大家活学活用。

比如脓毒症:可以HVHF(高容量血液滤过)持续高效率清除中小细胞因子。  

肝衰竭DPMAS(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  

农药中毒:多选HP+CVVH   

脓毒症伴肝-肾功能衰竭:可以用CPFA模式,用BS330吸附柱(清除胆红素和炎症因子,稳定器官功能和液体平衡)用其他吸附柱或者透析器可以带来其他不同的效果。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四、不同疾病常用模式选择

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LDL、胆固醇):

DFPP > PE > LDL吸附(特殊模式)     DFPP选择性滤除大分子LDL,PE全血浆置换效果也很好,但需补充大量血浆。

胰腺炎合并单纯高TG血症:

费用低:可选择HP(HA330)+CRRT。

2、单纯清除炎症因子:

HVHF> CPFA > CVVH

HVHF:清除中小分子效率高,但是大分子效率差。

CPFA:有吸附(HA330/380)+CVVH,清除炎症大分子和中小分子都可以,但是吸附时间短,成本高。

HP:清除中大分子,清除小分子效率低,需要联合CVVHDF才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

CVVHDF:清除中小分子,无法清除大分子,需要联合HP才能清除大分子。

3、清除内毒素:

CPFA(用内毒素吸附柱) > HP(多黏菌素B吸附) > MARS

需要专门的特异性吸附剂(如多黏菌素B)靶向结合内毒素。其他效果不佳。

4、清除胆红素: DPMAS > MARS > PA(BS330树脂)

DPMAS双吸附柱协同清除胆红素及炎症介质

清除广度:DPMAS > MARS >PA(用BS330)

经济性:单纯PA(用BS330) > DPMAS > MARS。

DPMAS:无需血浆就能清除胆红素和中大炎症因子效果好,但是会损失少量凝血因子和白蛋白可以适当补充。

MARS:兼顾可以和白蛋白结合与水溶性毒素,可以改善低蛋白、凝血功能和MODS(肝肾综合征)。

PA(用BS330):用血浆分离器+胆红素吸附柱,仅针对胆红素,却无法清除炎症因子

5、清除大分子免疫复合物:

PE > DFPP > PA(免疫吸附柱)

PE直接置换含抗体的血浆速度快,效果好,但是费用高,血浆不易获得。

DFPP选择性清除IgG/IgM,血浆紧张,DFPP在临床上很实用。

6、清除肌酐、尿素:

CVVHD > CVVHDF > CVVH  

CVVHD以弥散主导,小分子清除效率

7、清除大分子药物、毒物 :

HP(脂溶性毒物) > HVHF(水溶性毒物) 

HP吸附树脂高效结合脂溶性毒物,HVHF通过高流量对流清除水溶性毒素

五、一些案例解析

病例1、脓毒症合并肝衰竭、AKI: 

模式选择:

CPFA(胆红素吸附用BS330+清除细胞因子+小分子毒素用CVVHDF) 

原因:ICU强调内毒素与炎症风暴+肌酐、尿素氮清除效率。 

病例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急性胰腺炎: 

模式选择:DFPP(LDL清除率>70%) 

原因:DFPP节约血浆。

病例3、农药中毒伴多器官衰竭: 

模式选择:HP(活性炭灌流)+CVVHDF串联(维持内环境),合并肝脏问题也可以用CPFA  

原因:大分子毒物吸附+持续中小分子清除。 

六、一些特殊情况

内毒素清除:CPFA仅在用含有多黏菌素B吸附柱时高效,普通吸附柱HP效果有限。 

免疫复合物:IgE型过敏性疾病需特异性IgE吸附柱,普通PE、DFPP效果差。 

药物毒物:脂溶性毒物(如镇静剂)HP效果显著,水溶性毒物(如甲醇)需联合CVVHDF、HVHF。 

七、总结

选择不同模式是临床问题驱动的,需根据毒素特性(分子量、水溶性/蛋白结合性)、患者耐受性(血流动力学、凝血状态)及治疗目标(对症支持 vs 病因治疗)还需根据患者病理生理及资源条件做出个体化选择。随着AI和机器人的发展未来技术将更强调靶向性、智能化与生物整合,而非简单叠加模式。前途不可限量。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1553

回复30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