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期中耳胆脂瘤手术,满满的故事,应该给自己加个鸡腿~

患者丁某,女15岁,因左耳听力下降6年就诊。说起这个孩子,真的是应该给我加个鸡腿,其中的故事我娓娓道来……
2019年8月7日,这个孩子由她妈妈带来我门诊。当时因为双耳听力下降1年余,做了耳内镜和纯音测听,纯音测听见左耳轻度传导性耳聋,ABG大概40dBHL,盖莱试验阴性。耳内镜见左耳鼓膜完整。我下了个传导性耳聋,听骨链畸形?建议住院,患者家属觉得我有些言过其实,孩子没这么严重,没有理会扬长而去。
2023年1月9日,这个孩子又来就诊了。还是说左耳听力下降,不是我看的,另外一位医生开了颞骨CT。当时阅片就是个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已将有砧骨长脚破坏,圆窗龛及鼓膜内侧都可以看到结节样软组织影,考虑中耳胆脂瘤,建议手术。结果患者家属来了个神仙操作,她找了个影像科的熟人给她看CT,然后告诉她没问题,结果又不了了之了。(影像科出的报告中耳乳突未见异常 )
2024年2月6日,来我院清理耵聍,耳内镜清理后再次发现左耳鼓室内占位,不排除胆脂瘤可能,建议患者手术。患者家属再次拒绝,要求待暑假手术。
2024年5月11日,我科给出中耳胆脂瘤诊断,2024年7月10日入院。
2024年7月11手术是我做的,整个过程比想象的复杂。术前已经知道镫骨周围胆脂瘤的大概情况,也做好了术中一期听力重建和二期手术的预案,但是对圆窗龛内是否有胆脂瘤存在疑问。术中看到整个鼓室窦、后鼓室窦、圆窗龛内都是胆脂瘤,好在胆脂瘤包膜比较完整。该患者耳道还是比较窄的,持续灌流模式下反复的磨骨、分离边界、清理病变、再磨骨、再分离边界、再清理病变,鼓室窦和后鼓室窦内都是胆脂瘤上皮,水平段面神经裸露,还有我们45度钩针不够锋利(开了几个包寻找好用的钩针),都造成了一些麻烦。在清理圆窗龛内胆脂瘤的时候,应该是有些外淋巴漏,当时还是有些紧张的,想着术中尽量能够保护好孩子的鼓索神经和听力,最后用筋膜填塞了圆窗龛。
术后随诊很顺利,鼓膜恢复的也很好,患者自诉听力也提高了。
2025年1月24患者第二次入院。复查CT可以看到鼓室乳突气化良好,没有积液,说明术后中耳通气很好,为听力重建打下了基础。后鼓室及鼓膜内侧的软组织影不见了,说明应该没有胆脂瘤复发,圆窗龛内侧仍有软组织影,较24年CT比范围缩小。整体情况还是很好的。2025年1月26日手术探查,术中见鼓室内、镫骨周围、圆窗龛周围没有胆脂瘤,外耳道下壁有一个胆脂瘤珠,鼓室内黏连,予以松解。把填塞的筋膜组织取出后,圆窗反射活动好,行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术。
术后复诊患者恢复良好,前几天叫患者来复诊看一下听力,听力恢复的很好。谈起孩子的整个就诊过程,患者妈妈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从第一次就诊到第一次手术,中间拖了5年,还是有些替孩子惋惜的,家属有很大的责任,不太相信医生的话。好在最终孩子恢复的挺好,我也挺开心的。
回顾整个过程中也有些不足:
1.2019年那次对耳内镜的观察不够仔细,自己的经验也不足,没有发现鼓膜后方的透明度不好,如果换成现在,我估计会提早考虑是不是中耳胆脂瘤可能。
2.2023年1月做了CT已经基本明确是胆脂瘤,但是影像科的熟人竟然告诉患者家属没问题,说明隔行如隔山,即使是专科医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还是那句话:越是觉得有把握的事情,越是不能把话说满,不然就容易自己打自己的脸。
3.同时也提醒我们专业知识的自信和储备要充足,才能有的放矢。
4.有些时候家属的一番好心,其实是害了患者,这个时候,要坚定自己的观点,并且记录在案,防止日后产生纠纷。
5.手术中还是有些技巧,比如胆脂瘤的清理、镫骨周围病变的操作,淋巴漏的处理,等等,这些需要平时多看书和多看视频。
6.养成录像的好喜欢,术后多看自己手术发现不足的地方,多总结经验争取下次改进。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