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为何要把阿托伐他汀换成瑞舒伐他汀?这4方面原因,一定要了解

发布于 03-11 · 浏览 2235 · IP 浙江浙江

为何要把阿托伐他汀换成瑞舒伐他汀?这4方面原因,一定要了解

上术心内 2025年02月12日 16:35 河南



在心血管疾病预防领域,他汀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风险的基础药物,在各种各样的他汀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作为较新型的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强,长效降脂,服用时间更灵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但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用药选择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今天我们来捋一捋。




阿托伐他汀 Vs. 瑞舒伐他汀

临床应用有何区别?


他汀类药物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作用:


01抑制胆固醇合成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 HMG-CoA 还原酶,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代偿性增加了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得肝脏对脂蛋白的清除能力增加,从而达到降脂的作用。


在降低胆固醇和 LDL-C 方面,最初辛伐他汀最强,普伐他汀次之,氟伐他汀最弱;之后随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问世,其降脂疗效显示明显的优势。


瑞舒伐他汀因其抑酶活性更强,且亲水性较强,可选择性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在降低 LDL-C 方面效果最佳。


但糖尿病患者经常伴有肾功能的异常,而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较为安全,所以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更适于用阿托伐他汀。


02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对于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使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冠心病,成本-效果比 (C/E) 最小,治疗方案更合理。


但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延缓血管斑块形成、改善血管弹性、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瑞舒伐他汀相对于阿托伐他汀更有优势。


因与同类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对肝脏 HMG-CoA 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更强,肝选择性高,肝代谢少,血浆半衰期长,药理活性无时辰差异,药动学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患者依从性高,从而表现出更多的临床优势。


为何要把阿托伐他汀换成瑞舒伐他汀?


1)患者年龄因素


老年人用药是一个需要慎重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于药物的代谢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在药物剂量、用药选择方面,就需要综合肝肾功能,老年人身体耐受性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与组织结合能力更强,对于老年人来说,代谢的负担也就更重,相比而言,亲水性的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高血脂患者来说,多数情况下,药物代谢负担相对较小,反而更加适合。一般情况下,对于老年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无需减低剂量,但也要注意做好肌肉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监测,尽量降低用药风险。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一概而论的使用瑞舒伐他汀,对于本来服用阿托伐他汀,身体耐受性良好的老年人来说,也没有必要去换服药物,而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阿托伐他汀不经过肾脏代谢排泄,反而是更适合使用的降脂药。


因此,我们再药物选择时,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适合自己的药物。


2)身体耐受性因素


阿托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他汀,它的组织结合能力强,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有部分较为敏感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药物不耐受的情况。


对于有这种服用阿托伐他汀存在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患者朋友,更换为瑞舒伐他汀可能就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瑞舒伐他汀组织结合率低,也不会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在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要低于阿托伐他汀,有时候换成瑞舒伐他汀,就能够减少头晕、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转氨酶升高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生效的药物,而从代谢途径方面来看,阿托伐他汀全部经过肝药酶CYP3A4代谢,而瑞舒伐他汀只有10%通过其他肝药酶代谢,因此,在肝脏影响方面, 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往往比亲水性的瑞舒伐他汀要更大。


有部分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转氨酶升高的问题而停药,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停药进行保肝治疗,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可以试试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对于肝脏功能的影响会更小。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这种换药的情况,一方面要从小剂量起始用药,另一方面还是一定要做好肝功能的监测,因为对于一些本身对他汀类药物敏感的朋友,即使换成了瑞舒伐他汀,仍然可能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其他的降脂药方案了。例如PCSK9抑制剂、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会成为替代他汀进行降脂治疗的选择。


4)药物相互作用影响


药物代谢酶CYP3A4在药物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药物都会经过这个酶进行代谢,其中包括阿托伐他汀。当服用阿托伐他汀时,同时服用CYP3A4的强抑制剂(如利托那韦、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会导致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增加用药安全风险。相比之下,只有约10%经过肝药酶代谢的瑞舒伐他汀,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因此,对于那些服用阿托伐他汀并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考虑转换至瑞舒伐他汀可能降低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然而,这种药物转换决策应在专业人员综合考虑药物和患者情况后做出,不建议患者自行切换药物。


总而言之,对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的选用,其实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应该结合用药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更适合自己的他汀,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能够起到高效降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药物作用,才是更理想、更安全的他汀用药。

心血管疾病 (24)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2235

2 5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