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抗感染治疗的基本思路

发布于 03-11 · 浏览 1118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抗感染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患者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正确的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明确什么系统、什么器官、什么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耐药状况。感染的定位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例如:● 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

● 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

● 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

● 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

● 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需注意,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感染的定性确定致病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作病原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根据阳性结果可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的抗菌药,以获满意疗效。

● 涂片、染色检查常在即时获得有价值的病原诊断结果。此途径最可靠,但需花费时间,常在数天后才能获得病原诊断结果,然后再调整用药方案。

(2) 根据某些病原引起临床表现的特点,来判断致病原的性质与种类。例如:● 创面上出现带荧光的绿色脓液,提示由绿脓杆菌引起;● 胸片上出现的特征性的曲菌球可直接诊断肺曲菌病。(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应在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敏锐判断病原性质的经验)。

(3) 在未获得病原培养结果前,或培养阴性时或病情危重时,应参考经典权威指南或共识的经验疗法,根据感染部位、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特点,结合本地区病原流行病学资料与耐药状况,针对最可能的致病原,决定首选药、可选药。有效的治疗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是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关键。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 从抗菌作用考虑,选用对致病原具良好的抗菌活性,而不是有作用,但不强。

(2) 从抗菌药的药动学考虑,选用在感染部位可达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

(3) 从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考虑,选用不良反应小,发生率低,对患者较为安全的品种。确认品种后,还需凭质量可靠和费用合理再考虑选择品种的品牌。不可轻听商业宣传,偏用过于昂贵,或质量与价值不相称的药物。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1118

11 8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