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麻醉医生在术前必须完成的8项关键准备 | 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

发布于 03-10 · 浏览 73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麻醉医生被称为手术室的“生命守护者”,他们的术前准备不仅关乎麻醉效果,更直接影响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术后康复。结合最新临床指南和专家经验,以下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完成的8项核心工作——

一、患者评估:从病史到器官功能的全面“扫描”

麻醉医生需在术前24-48小时完成患者的多维度评估:  

1. 基础信息:年龄、体重、过敏史、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  

2. 器官功能:重点评估心肺功能,老年患者需特别关注肝肾功能衰退情况  

3. 用药史:抗凝药、降压药、精神类药物等需调整或暂停,如阿司匹林需提前1周停用  

4. 影像学检查:CT、MRI等辅助判断麻醉风险,如脊柱畸形患者需调整椎管内麻醉方案  


二、麻醉方案制定:量体裁衣的“个性化设计”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态选择最优麻醉方式:  

- 全麻:需准备气管插管器械、麻醉机、肌松监测仪 、麻醉药物、急救药物等

- 椎管内麻醉:备好局麻药、急救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素、阿托品)  

- 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设备不可或缺,可减少50%局麻药用量 ,增加成功率


三、器械与药物:双轨并行的“战备清单”


1. 设备检查:确认麻醉机气源压力、呼吸回路密闭性,测试监护仪功能(ECG、血氧、有创血压监测)  

2. 药物分类准备:  

  - 麻醉药:丙泊酚、七氟烷、罗哌卡因等  

  - 抢救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备于随手可取位置)  

  - 拮抗药:纳洛酮、氟马西尼(应对麻醉过量)  


四、术前沟通:建立医患信任的“破冰行动”


1. 心理疏导:用解剖图示讲解麻醉过程,缓解患者焦虑(焦虑可增加20%麻醉药用量)  

2. 禁食指导:根据最新《中国麻醉学指南》制定个性化禁饮禁食方案,如糖尿病患者可术前2小时饮用含糖清液  

3. 知情同意:重点说明麻醉方式选择、术后镇痛方案(如PCA自控镇痛泵)  


五、应急预案:为意外备好“安全网”


1. 困难气道处理包:备有喉罩、可视喉镜、环甲膜穿刺针  

2. 过敏反应预案:肾上腺素肌注流程、气道管理设备就位  

3. 大出血应对:提前备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14G留置针)  

经验借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通过多模式镇痛方案,使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率降低70%。




六、团队协作:外科与麻醉的“攻守同盟”


1. 术前讨论:与外科医生确认手术体位、预计出血量、关键操作节点  

2. 危机预警:建立标准化沟通代码(如“Code Blue”启动全员抢救)  

3. 技术支持:年轻医生通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快速提升应急能力  


七、细节管理:从指甲到体温的“全流程把控” 


- 患者准备:卸除美甲(影响血氧监测)、摘除金属饰品(防电灼伤)  

- 体温保护:预热手术床垫,输注加温液体(预防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 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手卫生,麻醉器械一人一消毒  


八、术后衔接:镇痛与苏醒的“平稳着陆”


1. 苏醒期管理:备好拮抗药物,监测肌松恢复情况(TOF值≥0.9)  

2. 多模式镇痛:联合神经阻滞、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  

3. 转运安全:携带便携式监护仪,评估Steward苏醒评分≥4分再转出  

麻醉医生的独白

“每一台手术都是全新的挑战,我们准备的不仅是药物和设备,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从术前访视时的一个微笑,到抢救时精准的0.1ml药量,每个细节都在书写医疗安全。”  

最后编辑于 03-10 · 浏览 738

回复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