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进行性肌无力伴自主神经症状——Lambert-Eaton综合征一例

发布于 03-09 · 浏览 963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

男性,62岁,退休矿工,吸烟史40年(每日1包),无家族遗传病史

【主诉】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伴口干、眼干6个月,活动后症状短暂改善

【现病史及既往史】

- 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近端肌无力(蹲起困难),晨轻暮重不明显,活动后肌力短暂增强。

- 4个月前出现口干、眼干,伴阳痿及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

- 2个月前上肢抬举费力(无法梳头),偶有吞咽呛咳,无复视或眼睑下垂。

- 近期体重下降8kg,无发热或咯血。

【检查】

1. 神经系统查体:

- 近端肌力4级(肩带肌、骨盆带肌显著),腱反射减弱至消失。

-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皮肤干燥,体位性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20 mmHg)。

2. 电生理检查:

- 低频重复电刺激(3Hz):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递减(>10%)。

- 高频重复电刺激(20Hz):波幅递增(>100%)。

3. 实验室检查:

- 血清抗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抗体强阳性(P/Q型)。

- 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阴性。

4.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左肺门占位(2.5cm),纵隔淋巴结肿大。

- PET-CT:左肺病灶高代谢(SUVmax 12.5),符合小细胞肺癌。

【临床诊断】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

【治疗经过及结果】

- 肿瘤治疗:

- 依托泊苷+顺铂化疗,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

- 对症治疗:

- 3,4-二氨基吡啶(10mg tid)改善神经肌肉传导,肌力部分恢复。

- 氟氢可的松纠正体位性低血压。

- 病程转归:

- 化疗2周期后肺病灶缩小,肌力提升至4+级(可独立行走)。

- 6个月后肿瘤复发,因多器官转移去世。

总结与讨论

1. 诊断易错点:

- 易误诊为重症肌无力(MG),但LEMS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腱反射消失、自主神经症状,且活动后肌力短暂增强。

- 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增是特征性表现,需与MG严格区分。

2. 治疗难点:

- 需优先治疗潜在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可能加重LEMS症状。

- 3,4-二氨基吡啶可缓解症状,但无法逆转原发病进展。

3. 知识延伸:

- LEMS属于副肿瘤综合征,50%-60%患者合并小细胞肺癌,抗VGCC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 自身免疫性LEMS(非肿瘤性)多与HLA-B8、DR3相关,预后较好。

肌无力综合征 (2)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3-09 · 浏览 963

1 2 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