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颈内静脉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导管堵塞
原因分析:主要与输注全血、血浆等胶体溶液时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的堵塞有关。另外与未进行规范冲管、封管或封管方法不正确导致血液反流,在管腔内形成凝块或血栓所致。
预防措施: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尤其是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白蛋白等高黏滞性药物后。当导管出现输液不畅时,先排除导管是否打折以及体位压迫等原因,再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注入 5~10 mL(125 U/mL)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 感染
原因分析:细菌主要来自皮肤、导管接头等,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是导致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预防措施:保持置管处皮肤的干燥、清洁,每周至少更换 1 次输液接头和透明敷料。如遇渗血、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透明敷料在导管置入后 24 h 更换,以后每周更换 1~2 次或在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卷边或危及导管时应立即更换。
- 导管渗血
原因分析:穿刺后 1~2 日出现局部渗血,原因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处理措施:穿刺时若发现渗血,应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加压固定。渗血多时,局部可使用藻酸盐敷料或明胶海绵,外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嘱患者减少颈部剧烈活动。密切观察渗血情况。
- 导管脱出
原因分析:患者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时,或老年患者健忘、舒适度的改变、用力咳嗽等原因均有引起导管脱出的可能。
预防措施:妥善固定好导管,必要时缝合固定,更换敷料时要小心,动作要轻柔,适度按压,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除了穿刺点敷料固定外,应在距敷料外 1 cm 处再用胶布固定导管。导管留置期间要加强巡视,对于意识模糊或躁动患者除适当镇静外,应对肢体进行必要的约束处理,防止拔管。如发生导管脱出,拔出导管,止血处理。
最后编辑于 03-07 · 浏览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