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酒的痛风病人。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男,45岁。
【主诉】:左脚大脚趾关节突发剧痛12小时。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12小时前凌晨睡眠中突然被左脚大脚趾关节剧痛惊醒,疼痛呈撕裂样,难以忍受,视觉模拟评分(VAS)9分。发病前一天晚上参加家庭聚会,进食大量海鲜、火锅,还饮用约750ml啤酒。疼痛部位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无法下地行走。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腰背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患者精神紧张,睡眠被严重干扰,饮食未进,大便尚未解。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本地,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日常饮食偏好高嘌呤食物,每周饮酒4 - 5次,多为啤酒,每次饮用量约500 - 1000ml。日常运动量少,长时间久坐办公。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检查】:生命体征:体温36.6℃,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85mmHg。
一般情况: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
颈部: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
胸部: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约每分钟4次。
四肢关节:左脚大脚趾关节明显红肿,皮温较对侧高2℃,压痛(++++),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其余关节无红肿、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680μmol/L(参考值:男性 208 - 428μmol/L,女性 155 - 357μmol/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8.5×10⁹/L,红细胞计数 4.6×10¹²/L,血红蛋白 135g/L,血小板计数 230×10⁹/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
C 反应蛋白:30mg/L(参考值:0 - 10mg/L)。
肾功能:血肌酐 90μmol/L(参考值53 - 106μmol/L ),尿素氮 5.5mmol/L(参考值2.9 - 8.2mmol/L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5ml/min(CKD - EPI公式计算)。
2. 影像学检查:左脚大脚趾关节 X 线: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面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临床诊断】:痛风(急性发作期)
【治疗经过及结果】:1.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75mg,口服,每日1次,止痛抗炎,疗程5 - 7天,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秋水仙碱:首剂1mg口服,1小时后再服0.5mg,12小时后开始服用维持量0.5mg,每日3次,疗程7 - 10天,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2. 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海鲜、动物内脏、火锅等高嘌呤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饮水25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戒酒,尤其是啤酒,避免饮用含果糖饮料。
适当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损伤,逐渐减轻体重。
3. 定期复查:嘱患者1周后复诊,复查血尿酸、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与讨论
在临床治疗痛风患者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痛风治疗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痛风不仅是关节疼痛的问题,更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全身代谢状况紧密相关。
从药物治疗角度来看,严格遵循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规范至关重要。例如,在使用别嘌醇前,一定要对亚裔患者进行HLA - B5801基因筛查,否则一旦引发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在起始剂量上,从50mg bid开始,看似剂量小,但能有效降低过敏风险,后续再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缓慢调整,这体现了用药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苯溴马隆对于无尿路结石且肾功能较好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但大量饮水和短期碱化尿液的要求必须严格叮嘱患者执行,否则容易形成尿路结石。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让我意识到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600μmol/L 或合并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时,及时转诊和基层生活方式干预双管齐下,能有效预防痛风发作和并发症。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eGFR精准调整药物剂量,优先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的非布司他,这是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患者教育的作用巨大。很多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就忽视了生活方式的改变,继续高嘌呤饮食、酗酒,导致痛风反复发作。所以,反复向患者强调低嘌呤饮食、戒酒、运动的重要性,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法律风险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规范行医。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用药,用药前充分告知患者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在随访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能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总之,痛风治疗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关注细节,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编辑于 03-06 · 浏览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