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治验
慢性荨麻疹在中医学属于“瘾疹”“风疹”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骤起骤消、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本病多从风寒、风热、阴血不足论治,近现代医家认为其难治在于夹杂虚、瘀、毒。在临床上跟诊中发现,除上述因素外,部分难治性荨麻疹还与虚阳外越有关。
虚阳外越,是阴虚火旺的进一步发展,在阴虚火旺的基础上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阴虚火旺表现主要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咽喉干燥、头晕目眩、潮热盗汗、小便黄赤、大便干燥 、舌红少苔或无苔。此证进一步发展就会发展成虚阳外越,其表现主要是五心烦热进一步加重,出现全身燥热、盗汗虚汗出甚,甚至汗出如油。
潜阳封髓丹是由潜阳丹、封髓丹两方组成,潜阳丹乃郑钦安亲拟的扶阳方,由附子、砂仁、龟甲、甘草组成。
潜阳丹主治“头面忽浮肿、色清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
封髓丹首见于元代许国祯的《御药院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能治一切虚火上冲”,二者皆为“纳气归肾之方”。郑钦安常将两方合用,治疗虚阳上越之病证。后世医家吴佩衡主张将两者合方称之为潜阳封髓丹,此方有引火归元、温阳潜阳之效。
潜阳封髓丹组方: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一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在临床跟诊中发现,此方从阳虚论治慢性荨麻疹,效如桴鼓。
男,42岁,因“全身反复风团瘙痒1年”于2019年3月5日来诊。诉1年来,全身反复出现淡红色风团,时起时消,瘙痒明显,口服抗过敏西药后稍缓解,但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现症见平素疲惫乏力,易困倦思睡,喜躺卧,睡眠差,入睡困难,饮食一般,大便干,舌尖红、苔薄白而润,脉微细。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阴虚火旺证。
方以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附片25g,砂仁15g,醋龟甲8g,黄柏15g,龙骨30g,牡蛎30g,茯苓10g,白芍10g,白术12g,生姜10g,炙甘草12g。7剂(颗粒剂),每天1剂,早晚开水冲服。
3月12日二诊:瘙痒较前减轻,疲惫缓解,大便好转,舌水滑。继守前方,附片加至30g,生姜加至15g,续服7剂。
3月19日三诊:风团瘙痒明显缓解,大便偏干,在二诊方的基础上加银柴胡、乌梅各10g,续服14剂。
后继守此方加减治疗,续服1个月。随访,患者诉风团瘙痒未再发作。
最后编辑于 03-05 · 浏览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