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要点
1. 意识水平评估: ①Glasgow昏迷量表(GCS):通过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评分(总分15分),8分以下为昏迷。②觉醒度分级:嗜睡(可唤醒)、昏睡(需强刺激)、昏迷(无法唤醒)。
2. 伴随症状鉴别: ①发热:先发热后意识障碍多见于重症感染(如脑膜炎),先意识障碍后发热提示脑出血。② 瞳孔变化:瞳孔散大见于颠茄类中毒、癫痫;瞳孔缩小见于吗啡类中毒。③ 脑膜刺激征:提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3. 急诊处理流程
字母原则(N-A-B-C-D-D-E-F-G-H-I):
N(Neck):颈部外伤时避免移动;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供氧或辅助呼吸;
C(Circulation):纠正休克;
D(Diabetes/Drugs):测血糖、处理药物过量(如纳洛酮);
E(Epilepsy):控制癫痫;
F(Fever):抗感染治疗;
G(Glasgow):评估意识状态;
H(Herniation):降颅压并请神经外科会诊;
I(Investigation):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二、治疗原则
1. 一般处理: ①呼吸道管理:头侧位、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②循环支持:补液、升压药纠正休克。③脑保护:头部冰敷、使用脑代谢促进剂(如ATP、胞二磷胆碱)。
2. 药物治疗:病因治疗:①感染:抗生素(如头孢曲松);②中毒:解毒剂(如纳洛酮拮抗阿片类中毒);③ 代谢异常:纠正低血糖(50%葡萄糖)、高渗状态(补液)。
3. 对症治疗:①抗癫痫:苯妥英钠、丙戊酸钠;②控制颅内压:甘露醇、呋塞米;③ 促醒:醒脑静注射液(含麝香、栀子等成分,改善脑代谢)。
4. 手术治疗:①脑出血/占位性病变:开颅减压或血肿清除;②脑疝:紧急去骨瓣减压。
5. 康复治疗:①物理治疗:电刺激、磁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②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脑缺氧患者适用。
三、注意事项
1. 病因优先: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补液+胰岛素,低血糖昏迷需静脉输注葡萄糖。
2.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GCS评分)、瞳孔变化,必要时复查颅脑CT
最后编辑于 03-02 · 浏览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