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例炎症性肠病的反思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49 岁男性患者,体瘦,腹泻粘液血便,日 6-10 次,腹痛不明显,无发热。2022 年因轻微腹泻粘液血便行肠镜检查,主要集中于直肠远端见粘膜陈旧性出血斑及小溃疡,近肛门粘膜充血糜烂溃疡灶,降结肠见息肉样隆起,予以内镜下切除,直肠粘膜活检,病检结果未明确支持 UC 诊断,内镜疑诊 UC。但一直门诊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症状控制较好,期间未复查肠镜。过年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大便次数多,粘液血便,体重下降。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加上激素诱导冲击治疗,美沙拉嗪口服,效果不明显,建议上级医院住院复查肠镜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升级生物制剂。患者出院后至上级医院,但没有听从建议住院复查肠镜评估肠道情况,仅门诊将美沙拉嗪口服调整为一日四次,激素继续口服治疗,自诉腹泻症状有所减少,但每日仍有 6次左右,此次再次入院治疗,并复查肠镜。
【主诉】:腹泻粘液血便
【现病史及既往史】:49 岁男性患者,体瘦,腹泻粘液血便,日 6-10 次,腹痛不明显,无发热。2022 年因轻微腹泻粘液血便行肠镜检查,主要集中于直肠远端见粘膜陈旧性出血斑,糜烂小溃疡,近肛门粘膜充血糜烂及溃疡,降结肠见息肉样隆起,予以内镜下切除,直肠粘膜活检,病检结果未明确支持 UC 诊断,内镜疑诊 UC。但一直门诊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症状控制较好,期间未复查肠镜。过年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大便次数多,粘液血便,体重下降。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加上激素诱导冲击治疗,美沙拉嗪口服,效果不明显,建议上级医院住院复查肠镜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升级生物制剂。患者出院后至上级医院,但没有听从建议住院复查肠镜评估肠道情况,仅门诊将美沙拉嗪口服调整为一日四次,激素继续口服治疗,自诉腹泻症状有所减少,但每日仍有 6次左右,此次再次入院治疗,并复查肠镜。
【检查】:2022 年肠镜检查
回肠末端

回盲部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近乙降交界

直肠




此次入院复查肠镜,没有顺利达盲,考虑肠道炎症很重,溃疡深凿多发,粘膜充血水肿严重,进镜困难且并发症风险较高,未坚持进镜至回肠末端,到达脾曲附近后退镜观察。



局部肠腔粘膜充血水肿见轻度狭窄,进镜困难,遂退镜观察,所见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肠腔粘膜见连续性不规则裂隙状深凿样溃疡,覆白苔及较多粘液,溃疡间隙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似呈铺路石样改变,但病灶无节段跳跃性特征,粘膜病变以远端尤甚,近肛缘见较深大溃疡及结节样隆起。









因未顺利达盲及本院病理诊断水平有限,未取活检,建议转上级医院
【临床诊断】:IBD,结合初次肠镜考虑 UC
但镜下所见不能完全排除 CD
且高度怀疑可能合并感染(巨细胞病毒,艰难梭菌等)
【治疗经过及结果】: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总结与讨论
此例患者,对于诊断治疗有所欠缺的几个点
1.初次检查,粘膜活检不规范,病理不支持,诊断依据不足,但门诊给于针对溃结治疗方案,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却未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及粘膜愈合情况。
2.病程慢性迁延复发加重,住院资料仅靠患者口述,未仔细查询翻阅之前的检查资料,而直接果断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并对症治疗。
3.肠镜复查时,因距上次检查间隔时间较长,检查医生查询患者信息,仅依靠病程记录及患者口述,所以基本上是看了一本糊涂账,后详细询问才得到更翔实的病史发展轨迹。此次检查,因未顺利达盲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且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故放弃活检,不知道策略是否可取。
期待大咖们的指导
最后编辑于 03-02 · 浏览 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