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风险因素,你知道多少?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并在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故名“带状疱疹”。

初次感染发病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人体内。随着年龄增长、疾病等原因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会再次被激活,从而罹患带状疱疹。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大约1/3的人在一生会罹患带状疱疹,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超过600万例。
带状疱疹的高风险因素是?
• 年龄:50岁以上是易发人群,年龄越大,患病可能性越高,病情也更严重。
• 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会影响血糖控制,增加糖尿病管理难度。相比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
•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这类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9%。发病后短时间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而且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高于一般人群。
•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哮喘等):慢阻肺患者比无慢阻肺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哮喘患者比无哮喘患者风险增加24%。慢阻肺患者患带状疱疹不仅可能更严重,并发症(如PHN、眼部并发症等)风险增高,还会加重呼吸系统症状,增加慢阻肺管理难度。
• 风湿免疫性疾病:成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成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一般人群的4倍。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罹患风险增加17.18。
• 慢性肾脏病:与一般人群相比,慢性肾脏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9%,患带状疱疹终末期肾病的风险会增加。
慢性病及其他高风险人群如何科学预防带状疱疹呢?接种疫苗是有效方式,建议5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保护率高达90%以上。同时结合健康饮食、适度锻炼等来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最后编辑于 02-28 · 浏览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