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重要指标!成为“拆弹专家”的必备工具!

发布于 02-27 · 浏览 1549 · IP 北京北京

很多患者以为颅内动脉瘤是某种“肿瘤”,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一种“炸弹”!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旦“爆炸”往往病情严重且紧急,并导致较高的死、残率。因此针对这种高风险的情况,找到预测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指标进而早做治疗至关重要。今天的文章会跟大家分享横纵比(AR)在预测动脉瘤破裂方面的重要价值。

img

研究背景

在成人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3%,而前交通动脉瘤(ACoA)则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约为0.0091%;然而,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占所有病例的85%。尽管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并不高,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可能超过30%。因此,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非常重要。

目前,关于形态学参数在动脉瘤破裂中的关键作用的证据仍然不足,且以往研究在组间比较时多未考虑患者基线特征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来减少基线数据不平衡对结果的影响,以识别形态学因素与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共纳入94例前交通动脉瘤(ACoA)患者,通过三维DSA图像进行测量,动脉瘤形态学测量参数定义如下

  • 纵横比(AR):定义为动脉瘤颈部横截面最大垂直高度与横截面的比值;
  • 血流角度:定义为载瘤动脉中心线与表示动脉瘤大小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 动脉瘤顶直径:定义为动脉瘤的最大直径;
  • 颈部大小:定义为动脉瘤颈部横截面的最大直径;
  • 动脉瘤宽度:定义为动脉瘤大小的垂直线与动脉瘤壁相交时形成的最长线段;
  • 载瘤动脉平均直径:是指动脉瘤两侧大脑前动脉的平均直径;
  • 动脉瘤大小:定义为动脉瘤颈部中点到动脉瘤顶端的最大距离;
  • 动脉瘤高度:定义为通过动脉瘤颈部的垂直线到动脉瘤顶部的最大距离;
img

研究结果

1、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分别从有破裂动脉瘤和无破裂动脉瘤的患者中各选取了25例患者。

img

2、Mann–Whitney U检验: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的动脉瘤具有更大的纵横比(AR)顶/颈比(D/N),并且颈部尺寸更小;其余的形态学参数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img

注:L/W: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宽度的比值;D/N:顶与颈部大小的比值。RACoAA:破裂前交通动脉瘤;UACoAA: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

3、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纵横比(AR;OR:8.047;95% CI:1.569–41.213;p = 0.012)和顶/颈比(D/N;OR:4.253;95% CI:1.228–14.731;p = 0.022)与前交通动脉瘤(ACoA)破裂显著相关。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宽度的比值、动脉瘤宽度、动脉瘤高度、大小比、血流角度以及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破裂之间均无统计学显著关联。

img

4、ROC曲线分析:AR(纵横比)的AUC为0.746(95%CI:0.610–0.881;p=0.003),D/N(顶/颈比)的AUC为0.715(95%CI:0.573–0.858;p=0.009)。AR和D/N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89(特异性64%,敏感性80%)和1.289(特异性56%,敏感性80%)。

img

研究结论

经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后,具有更高纵横比(AR)和顶/颈比(D/N),以及更小颈部尺寸的前交通动脉瘤(ACoA)更有可能破裂。

纵横比(AR)可能是预测动脉瘤破裂的一个比其他预测因素更重要的指标。


参考文献

Ma C, Mao L, Zhang G,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ruptured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single 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J]. Interv Neuroradiol, 2024, 30(1):51-56.

doi: 10.1177/15910199221108308

动脉瘤 (51)
动脉瘤破裂 (4)
前交通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25)

最后编辑于 02-27 · 浏览 1549

回复收藏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