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瓣膜病性房颤 vs 非瓣膜病性房颤

发布于 02-27 · 浏览 605 · 来自 Android · IP 上海上海

❤️瓣膜性房颤特指合并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其血栓形成机制与非瓣膜性房颤不同:

病理机制:二尖瓣狭窄导致左房血流淤滞,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瀑布反应,血栓以左房内球形血栓为主。循证依据:RE-ALIGN 试验显示,达比加群用于机械瓣患者增加血栓及出血风险,故此类患者需使用华法林(INR 2.0~3.0)。

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极高,通常需要更强化的抗凝治疗,需使用华法林(INR 2~3),禁用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优先选择 DOACs(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阿哌沙班或艾多沙班),较华法林降低出血风险。

抗凝策略

瓣膜性房颤:华法林,起始剂量 2.5~5 mg/d,根据 INR 调整剂量,目标 INR 2.0~3.0。非瓣膜性房颤:DOACs,无需监测 INR。

房颤 (412)
心脏瓣膜病 (16)

最后编辑于 02-27 · 浏览 605

回复7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