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解析伤寒论》

发布于 02-26 · 浏览 15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条文描述属于典型的《内经脉法》,肯定是后人混入的内容。

外感后有人始终表现太阳病,有人很快转为阳明病,也有一部分直接表现为少阴病,伤寒六病的表现主要是由体质决定的,与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此条应该是一位迷信《内经》传经理论而不懂《伤寒论》的人杜撰的。

人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循环系统把全身紧紧联系起来,所以循环系统更能代表全身状态。《伤寒论》脉学强调脉诊的定性意义,脉象是全身病机状态在局部的反应,这与现代唯物主义系统论中整体与局部的认识是相同的。《伤寒论》中的望诊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局部反应全身状态的问题。《伤寒论》的定位诊断依靠主诉、病史和查体完成,四诊合参就能明确高度统一的全身状态和局部的具体情况。

《内经》脉学定性部分与《伤寒论》脉学是相似的;而定位部分,如“左手心肝肾”则是唯心的,更容易造成对人体整体性的割裂,所以是应该被放弃的。《伤寒论》脉学纠正了《内经》脉诊定性和定位混杂的状态,但张仲景之后《伤寒论》脉法对《内经》脉法的修正被忽略,脉诊又回到定性、定位混杂的状态直到现代,严重影响了传统医学的科学性。

《内经》经络理论的成功,导致人们滥用经络观念解释健康问题,这样的思维惯性导致脉诊、望诊等都掺杂这些东西,《伤寒论》坚持的整体观念反而被忽视了。

脉学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是中国人对人体功能的简单准确的认识方法。必须坚持科学的脉学理论基础,对脉学的错误认识必然对传统医学体系造成严重伤害!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152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