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痛”的瘢痕——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近期在门诊陆续遇到几例特殊的病人。她们既往均有剖宫产史,刚开始的时候疼痛轻微或偶尔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一天突然发现切口上能触摸到肿块,肿块的大小又常常随月经出现变化和疼痛。好吧,虽然这个病的发生率仅为0.03-0.05%,但很不幸,你“中奖”了,这个就是剖宫产后比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会“痛”的瘢痕——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莫慌、莫慌,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会“痛”的瘢痕。
这个会“痛”的瘢痕,常用名叫“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肉眼难以发现的子宫内膜碎片散落在腹壁切口处生长,伴随月经周期生长、剥脱、出现出血但无法排出体外,反复发生,机体吸收、组织机化,局限在腹壁形成包块或硬结,并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然后....,然后就诞生了。它一般需要30个月风风雨雨,才能形成,亦有甚者在剖宫产术后20余年才发病。喜欢呆在前次手术瘢痕附近,包括下腹部、脐部和腹股沟,嘿嘿,有些人不要笑的太早,既往没有手术或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病史的患者也可出现盆腔外病灶呦。

那怎么办呢?
已经讲的很清楚啦,预防十分重要,避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最好方式是非必要剖宫产手术,尽量选择阴道分娩,千万不要惧怕分娩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加强产检、饮食及体重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从源头上来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当然如果需要剖宫产分娩,术后需知道母乳喂养优点,剖宫产术后哺乳可推迟月经来潮,降低疤痕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概率。另外,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对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当然,大家也不要讳疾忌医,小的病灶不难处理,手术切除干净最重要。大和深的病灶,手术难度增加,切除后腹壁的修补必要时需要使用医用补片,甚至需要皮瓣移植。此外,病灶越大,越不易切净病灶,也越易复发。对于不想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疗哟。
随着国家二孩、三孩政策开放,高龄产妇增多,预期剖宫产率及重复剖宫产率将不断增加,如宝妈们发现腹壁疤痕在月经期疼痛,可能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千万不要默默地忍受疼痛,重视起来,及时到医院行超声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日解决。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