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孕”动起来,拒绝被“栓”——浅谈孕产妇血栓预防

发布于 02-26 · 浏览 777 · IP 河南河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孕产妇、肥胖和妊娠合并症等日趋增多,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与非妊娠女性相比,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率增加4-5倍。孕产妇一旦出现血栓,除增加痛苦及经济负担之外,还可导致肺栓塞、猝死,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孕产妇VTE至关重要。

img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引发的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率上升与该时期特殊的生理改变有关,包括雌、孕激素水平升高,血液高凝状态的出现,增大子宫的压迫,妊娠期和产后活动能力的下降,血液瘀滞及血管损伤等改变,使机体具备了VTE形成的“三要素”(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了孕产妇VTE发生的风险。

img

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img


img


1、VTE或VTE史:包括既往有VTE病史、经过治疗后仍存在VTE等;

2、存在与VTE发病相关的合并症:如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3、暂时性危险因素:妊娠期间外科手术、妊娠剧吐等;

4、产科及其他危险因素:高龄、肥胖、吸烟、长时间制动、多胎妊娠、子痫前期、产程延长、剖宫产术、死胎、严重产后出血或大量输血等。

当多个高危因素同时出现时,更应警惕静脉血栓的形成。

img


如何早期识别VTE?

img


1、出现下肢疼痛、肿胀需高度警惕DVT的发生。

多数DVT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最早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侧下肢疼痛、肿胀,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和红肿。双侧小腿围相差>2 cm 时,应高度警惕DVT的发生。

2、出现颈部胀痛、意识淡漠、头痛呕吐等症状,需警惕颈静脉和颅内静脉系统栓塞的发生。

3、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紫绀等不适,需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少见休克、晕厥及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往往提示严重的肺栓塞,孕产妇死亡的风险极高。临床可疑VTE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1、可疑DVT时首选血管加压超声检查。

2、可疑PE时,先行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高度可疑PE时,应完善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或CT肺血管造影(CTPA)检查。

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img


1、孕期日常多饮水,少食多餐,戒烟戒酒,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注意营养均衡,管理好孕期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适当活动是“法宝”,孕期避免久坐、久卧,定时活动下肢。产后科学坐月子,避免长期卧床,适当离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各种原因确需卧床无法下床活动者,可床上勤翻身、按摩四肢、进行踝泵运动等。

3、剖宫产术后或产后,血栓高危人群可使用充气泵双下肢气压治疗,穿医用弹力袜。使用循序减压的方式,改善并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减轻下肢水肿和静脉曲张等情况。

4、若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血栓形成或反复发作的VTE史、家族史及其他VTE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遵医嘱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效预防VTE的发生。

“静脉血栓,不容小觑,防大于治,关注血栓,预防先行!”

让我们一起动起来,防起来,用行动来预防血栓,远离产科隐形杀手——静脉血栓!

科学防范,让每个孕产妇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血栓 (98)
静脉血栓形成 (41)
肺栓塞 (182)
肥胖症 (61)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777

回复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