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12)患者为中年女性,平素口服降糖药治疗,因糖尿病合并过敏性紫癜入院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张某某,女,47岁,家庭妇女,于2024-11-30收入内分泌代谢科。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发现双下肢皮疹5天。
l 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发现血糖升高,伴口干多饮、夜尿增多、偶有视物模糊,无四肢脂端麻木,至当地诊所就诊,予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糖衣片”控制血糖,自诉平素血糖控制良好。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散在红色出血性皮疹,直径最大2cm,双足处及小腿较明显,压之不褪色,偶有疼痛、瘙痒感,些许伴有水疱,现皮疹较前增多,患者重视,遂至我院就诊,现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入院时测空腹血糖9.9mmol/L。患者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l 既往史:疾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不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否认“冠心病”等病史。传染病史: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手术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接种过不详。
l 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无特殊。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T 36.3℃,P 104次/分,R 18次/分,BP 167/103mmHg。神志清楚,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出血性皮疹,直径最大2cm,双足处及小腿较明显,压之不褪色。呼吸自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2024-12-01入院后完善血常规-五分类:白细胞7.77x109/L,红细胞4.85x1012/L,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9.80↓%,红细胞平均体积61.5↓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17.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89↓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数18.0↑%,血小板406↑x109/L,血小板容积比0.36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10.08↑%;
生化基本组合31项(住院):白蛋白33.10↓g/L,白蛋白/球蛋白0.88↓,钙2.09↓mmol/L,葡萄糖11.43↑mmol/L,甘油三酯2.48↑mmol/L;
凝血功能六项+DD+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2.40↓秒,D-二聚体检测2820.00↑ug/L FEU,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8.90↑μg/ml;
住院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血沉(手工法)36↑mm/h;抗核抗体测定(ANA)-定性法:抗核抗体阳性↑;
免疫生化5项(IgA IgM IgG C3 C4):免疫球蛋白A11.21↑g/L,补体31.41↑g/L,补体40.41↑g/L;血清C肽测定(空腹)-化学发光法:C肽(CPS)-化学发光法2.99 ng/mL;
血清C肽测定(餐后2小时)-化学发光法:C肽(餐后2小时)5.35↑ng/mL;
甲功、肿瘤标志物、传染病8项、ASO无异常;
l 影像学检查:
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律 ,正常心电图;
胸片:双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明确实质性或间质性病变,肺门未见明显增大,纵隔未见增宽,气管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稍增宽。双侧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胸廓对称。
妇科超声:1、宫颈纳氏囊肿2、宫腔积液3、双侧附件区及膀胱未见异常
双侧乳腺及淋巴结彩超:1、左侧乳腺导管局部增宽2、双侧乳腺小叶增生
颈动脉超声:1、右侧颈动脉附壁斑块形成2、左侧颈动脉及双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3、双侧颈内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1、左房稍大,室间隔基底段增厚2、主动脉瓣、三尖瓣反流(轻度)3、二尖瓣反流(中度)4、左室舒张功能减退5、右室收缩功能未见异常
双下肢动脉彩超:1、双侧股总动脉附壁斑块形成,管腔尚通畅2、双侧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肝、胆、脾、胰彩超及双肾、双输尿管、膀胱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l 其他检查: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出血或渗出,建议年度复查。足部感觉阈值检查及sudoscan检查、骨密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诊断
l 主要诊断:1.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2. 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3. 过敏性紫癜(皮肤型);4. 高血压;5. 子宫腔积液;6. 低蛋白血症;7. 高甘油三酯血症;8. 中度贫血;
l 诊断依据: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发现双下肢出血性皮疹5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T 36.3℃,P 104次/分,R 18次/分,BP 167/103mmHg,神志清楚,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出血性皮疹,直径最大2cm,双足处及小腿较明显,压之不褪色。呼吸自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动脉彩超:1、双侧股总动脉附壁斑块形成,管腔尚通畅。生化基本组合31项(住院):白蛋白33.10↓g/L,白蛋白/球蛋白0.88↓,钙2.09↓mmol/L,葡萄糖11.43↑mmol/L,甘油三酯2.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10.08↑%;
二、治疗与随访
1、 治疗方案
本次治疗方案:入院后予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并加用西格列他钠片 48mg 口服 每日一次;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II)50mg 口服 每日两次控制血糖,并予激素抗炎、护胃、控制血压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予改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中选)10单位 皮下 每天中午餐前一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14U 早晚餐前皮下注射 每日二次控制血糖,更改方案后患者血糖稳定,空腹血糖波动5-7mmol/L,餐后血糖波动8-10mmol/L,患者皮疹明显消退,一般情况好转,予办理出院。
2、随访情况
出院后患者规律门诊就诊,出院后1周患者测空腹血糖6.0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 8.4mmol/L,无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不适,血糖稳定,继续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早14单位 晚12单位 早晚餐前 皮下注射、西格列他钠片 48mg 口服 每日一次;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II)50mg 口服 每日两次控制血糖。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患者为中年女性,有糖尿病病史多年,平素口服降糖药治疗,此次因糖尿病合并过敏性紫癜入院,入院后监测血糖升高,查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胰岛功能尚可,入院后因病情需要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予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病情好转后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达标,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
2、诊疗思考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糖尿病病史多年,平素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差,此次因糖尿病合并过敏性紫癜入院,入院时血糖明显升高,予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依从性等情况,选择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低血糖,安全性高。对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方案简便,治疗效果可,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