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心肌炎
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疾病概述
定义:爆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危重的类型,起病急骤、进展迅猛,可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导致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高危人群:青壮年(免疫力过强导致“炎症风暴”)、儿童、免疫力低下者。
2. 病因与诱因
主要病因:
病毒感染(占80%以上):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心脏。
药物/毒素: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重金属中毒。
常见诱因:感冒、腹泻后未充分休息,过度劳累。
3.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发热、肌肉酸痛(类似感冒)
胸闷、气短、乏力
恶心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
危重表现:
血压骤降(收缩压<90mmHg)
室速/室颤(心电图示宽QRS波)
急性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
阿斯综合征(突然晕厥)
4. 诊断方法
检查项目 关键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钙蛋白I/T >正常值10倍,CK-MB升高
超声心动图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EF值<40%
心脏MRI T2加权像心肌水肿,晚期钆增强
心内膜心肌活检 金标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5. 治疗方案(需在ICU进行)
生命支持:
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持心输出量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改善冠脉灌注
九年义务教育
药物治疗: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200-500mg/日)
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针对CMV感染)
并发症处理:
室颤时立即电除颤
心源性休克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6. 预后与预防
存活率:及时ECMO支持下可达70-80%,未治疗者死亡率>50%
康复管理:
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每3个月复查心脏MRI
预防要点:
病毒感染后绝对卧床2周
接种流感疫苗、新冠疫苗
⚠️ 就医警报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急诊:
感冒后持续胸痛超过30分钟
平躺时呼吸困难需端坐呼吸
心跳突然加速至>120次/分伴头晕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