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uglipron与Orforglipron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背景 当前,有多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但多为皮下注射给药,其给药方式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Danuglipron和Orforglipron为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As,未来可能会成为降糖药物中强有力的选择。
目的 系统评价Danuglipron与Orforglipron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收集比较Danuglipron或Orforglipron(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T2DM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5月。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相较于安慰剂组,Danuglipron/Orforglipron组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MD=-1.04,95%CI=-1.36~-0.73,P<0.00001)、降低空腹血糖(FPG)水平(MD=-1.88,95%CI=-2.53~-1.23,P<0.01)及升高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MD=4.68,95%CI=2.42~6.95,P<0.0001)的作用,但在降低体质量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00,95%CI=-10.14~2.15,P=0.20)。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Danuglipron/Orforglipron组的恶心(OR=7.85,95%CI=4.25~14.50,P<0.01)、呕吐(OR=9.45,95%CI=4.19~21.31,P<0.01)、腹泻(OR=1.96,95%CI=1.13~3.39,P=0.02)、食欲下降(OR=4.56,95%CI=1.75~11.91,P<0.01)、消化不良(OR=3.35,95%CI=1.54~7.32,P<0.01)、嗳气(OR=4.79,95%CI=1.13~20.23,P=0.03)、便秘(OR=3.45,95%CI=1.24~9.56,P=0.02)症状及总胃肠道不良反应(OR=5.37,95%CI=3.32~8.69,P<0.01)发生率增加,而腹胀(OR=2.67,95%CI=0.72~9.86,P=0.14)、头痛(OR=0.73,95%CI=0.37~1.42,P=0.35)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口服GLP-1RAs Danuglipron和Orforglipron能够有效降低HbA1c和FPG水平,升高FPI水平,同时也会增加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嗳气、便秘及总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对腹胀、头痛的发生率无影响。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