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及启示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男性,65岁,体重78kg,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长期服用氨氯地平5mg 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d,血压控制于140-150/85-95mmHg。术前评估: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厚(LVMI 125g/m²),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史。入院血压155/92mmHg,经调整药物(加用氢氯噻嗪12.5mg qd)后术前晨血压降至138/85mmHg。
麻醉过程:
- 诱导:缓慢静注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20μg、依托咪酯14mg、罗库溴铵50mg,插管后血压短暂升高至160/100mmHg,予尼卡地平0.5mg分次静注,血压稳定于130-140/80-85mmHg。
- 维持: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2.5μg/ml)、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七氟烷0.8MAC辅助。术中气腹建立后血压升至145/90mmHg,调整麻醉深度并加深镇痛后恢复平稳。
- 苏醒:术毕前30min停用肌松药,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预防性镇痛,拔管后血压148/88mmHg,转入PACU观察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返回病房。术后24h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5mg),VAS评分≤3分
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管理的工作要点
1. 术前评估与优化
- 血压控制目标: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择期手术建议术前血压<160/100mmHg,理想目标为<140/90mmHg。本例通过联合用药实现血压达标,降低术中波动风险。
- 器官损害筛查:重点评估心、脑、肾功能及血管弹性。左室肥厚(如本例LVMI>115g/m²)提示心脏储备下降,需警惕诱导期低血压及心肌缺血。
- 调整: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应持续至术晨;利尿剂需警惕电解质紊乱(本例术前血钾4.1mmol/L,无需补钾)
2. 麻醉诱导与维持策略
- 诱导期“慢-稳”原则: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代偿能力差,需避免血压骤降。推荐分次小剂量给药(如本例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必要时备好去甲肾上腺素预防低血压。
- 维持期平衡镇痛与镇静:
- 镇痛优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持续输注可减少应激反应,抑制气腹引发的交感兴奋。
- 吸入麻醉药选择:七氟烷对心肌抑制较轻,适合高血压患者;需避免高浓度(>1MAC)引发血管扩张性低血压。
- 肌松药个体化: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需监测肌松残留(尤其合并肾功能损害者)。
2. 麻醉诱导与维持策略
- 诱导期“慢-稳”原则: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代偿能力差,需避免血压骤降。推荐分次小剂量给药(如本例依托咪联合舒芬太尼),必要时备好去甲肾上腺素预防低血压。
- 维持期平衡镇痛与镇静:
- 镇痛优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持续输注可减少应激反应,抑制气腹引发的交感兴奋。
- 吸入麻醉药选择:七氟烷对心肌抑制较轻,适合高血压患者;需避免高浓度(>1MAC)引发血管扩张性低血压2。
- 肌松药个体化:罗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需监测肌松残留(尤其合并肾功能损害者)。
3. 术中血压波动管理
- 波动阈值:收缩压波动幅度应<基础值的20%-30%(如本例基础值140mmHg,术中允许范围98-168mmHg)。
- 升压/降压药物备用:
- 升压首选去甲肾上腺素(0.05-0.1μg/kg/min),避免多巴胺增快心率。
- 降压可选尼卡地平(起效快、半衰期短)或乌拉地尔(中枢性降压,适合交感亢进者)。
- 容量管理:CVP或每搏变异度(SVV)指导补液,避免过量输注加重心脏负荷。
4. 术后镇痛与快速康复
- 多模式镇痛: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氟比洛芬酯)、局部浸润麻醉(切口罗哌卡因注射)及阿片类药物,减少单一用药剂量及副作用12。
- 循环监测延伸至术后24h:研究显示,术后高血压(SBP>160mmHg)可使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3倍,需持续监测并调整降压方案9。
- 早期活动与呼吸训练:鼓励术后6h床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部并发症。
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启示
- 高血压持续时间与卒中风险:2025年《Stroke》研究指出,高血压病程>21年者卒中风险增加67%,提示长期未控压患者需加强围术期脑灌注监测。
- 器官移植麻醉经验借鉴:朱耀民团队提出“精细化血流动力学管理”理念,通过血气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优化内环境,可推广至高危高血压手术患者。
- 智能化麻醉趋势:如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麻醉深度、AI预测血压波动模型等,未来可提升县级医院麻醉精准性。
结语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贯穿围术期全程,强调个体化评估、精细调控及多学科协作。县级医院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配置,同时通过规范化培训提升麻醉团队对血压波动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文病例及要点可为基层同行提供实践参考,后续可结合本单位数据开展区域性临床研究,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 Howard G, et al. Hypertension Duration and Stroke Risk, Stroke, 2025.
- 朱耀民, 快速康复理念在器官移植麻醉中的应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3.
最后编辑于 02-24 · 浏览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