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临床指南核心解读

发布于 02-23 · 浏览 3100 · 来自 Android · IP 安徽安徽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管理策略因耐药率上升、循证医学证据更新而不断调整。本文基于 《马斯特里赫特VI/佛罗伦萨共识(2022)》、《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2021)》及 《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指南(2023)》,从诊断、治疗、随访到预防,提炼关键要点并解读争议问题。

一、诊断与筛查:谁该查?怎么查?

1. 诊断方法优先级

 首选无创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UBT):敏感性>95%,需停药(PPI停2周,抗生素/铋剂停4周)。  

 粪便抗原检测:适用于儿童、依从性差者,但受样本保存条件影响。  

 内镜活检:仅推荐有报警症状(消瘦、贫血、呕血)或需评估胃黏膜状态者。  

血清学抗体检测:不用于现症感染诊断(无法区分既往或现症感染)。  

2. 筛查人群分层 

 必须筛查:  

 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术后、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  

长期服用NSAIDs(如阿司匹林)或抗血小板药物者(预防溃疡出血)。  

  建议筛查: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争议点:  

   无症状普通人群是否筛查?

  中国共识推荐“筛查并治疗”,欧美指南则更谨慎(权衡获益与抗生素滥用风险)。

二、治疗适应症:哪些人必须治? 

2022 Maastricht VI共识核心观点:  

所有Hp阳性者均应接受根除治疗(无论是否有症状),因其可降低胃癌风险(证据等级:强推荐)。  

但需结合以下因素个体化决策:  

强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活动性或病史)、胃MALT淋巴瘤、胃癌家族史。  

 - 慢性胃炎伴萎缩/肠化生(癌前病变)。  

相对适应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计划长期使用NSAIDs、患者强烈治疗意愿。  

三、一线治疗方案:如何选药?

1. 标准四联疗法(14天疗程)

药物组成:  

PPI(如艾司奥美拉唑20mg bid,餐前):抑制胃酸,提升抗生素疗效。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220mg bid,餐前):保护黏膜、直接抑菌。  

两种抗生素(基于耐药率选择):  

高耐药地区(如中国):阿莫西林(1g bid)+ 呋喃唑酮(100mg bid)或四环素(500mg tid)。  

克拉霉素耐药率<15%地区:阿莫西林(1g bid)+ 克拉霉素(500mg bid)。  

2. 替代方案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用于青霉素过敏者(但需注意喹诺酮类耐药率高)。  

大剂量二联疗法(PPI + 阿莫西林):  

适用人群:高耐药率地区、老年患者(减少抗生素种类)。  

方案:艾司奥美拉唑20mg tid + 阿莫西林750mg tid,疗程14天。  

四、耐药性管理:如何应对治疗失败?

1. 治疗失败主要原因

抗生素耐药(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  

 患者依从性差(漏服、自行停药)。  

PPI代谢基因型(CYP2C19快代谢型需增加PPI剂量)。  

2. 补救治疗策略

 原则:避免重复使用已失败的抗生素,优先选择敏感药物。  

 推荐方案:  

   首次失败:PPI + 铋剂 + 阿莫西林 + 四环素(或呋喃唑酮)。  

二次失败:建议行药敏试验,可选用利福布汀、多西环素等“抢救性”抗生素。  

 疗程延长:14天优于10天,根除率提升10%-15%。  

五、特殊人群管理要点

1. 儿童感染

 治疗指征严格:仅在有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等疾病时治疗。  

方案: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甲硝唑 + PPI,禁用铋剂、四环素。  

2. 老年人(>65岁)

调整药物剂量(如四环素慎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  

3. 妊娠与哺乳期

根除治疗推迟至分娩后,禁用铋剂、四环素、喹诺酮类。  

六、随访与预防:如何避免复发?

1. 确认根除成功:  

治疗结束4-8周后行尿素呼气试验复查。  

若失败,间隔3-6个月再行补救治疗(减少假阴性风险)。  

2. 预防再感染:  

家庭内传播阻断:建议感染者家庭成员同步筛查与治疗。  

卫生习惯:分餐制、避免口对口喂食、餐具消毒。  

七、指南更新亮点与争议

1. “治疗所有阳性者” vs. 过度医疗

 支持方:根除Hp可降低35%-50%胃癌风险(尤其胃癌高发地区)。  

反对方:无症状者治疗可能加剧抗生素滥用,需权衡个体获益与公共卫生负担。  

2. 疗程延长至14天

  根除率较10天方案提高8%-12%,但需关注副作用(腹泻、耐药风险)。  

3. 益生菌的辅助作用

  - 部分研究表明,联合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可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但对根除率提升无明确证据。  

八、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的关键**  

用药依从性:  

解释漏服的危害(易诱导耐药),建议设置服药提醒。  

告知常见副作用(黑便、口苦、腹泻)属正常现象。  

生活方式干预:  

治疗期间禁酒(减少胃黏膜损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总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规范化管理需遵循 **“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全程随访”** 原则。临床医生应结合地区耐药率、患者特征及最新指南动态调整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以提升根除率并减少耐药发生。  

记住:一次规范治疗,终身远离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 (50)
胃癌 (190)

最后编辑于 02-23 · 浏览 3100

3 37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