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儿科罕见病例的分享,内容经过匿名化处理,供医学交流
病例信息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合并非典型临床表现的诊疗思考
病史摘要
患儿信息:患儿 女,3月龄,因“反复呕吐、体重不增2周”就诊。
现病史:母乳喂养,近2周频繁呕吐(非喷射性),伴轻度腹泻,无发热。外院曾诊断为“胃肠炎”,补液后症状短暂缓解,但体重持续下降(低于第3百分位)。
家族史:父母健康,无近亲婚配史,姐姐7岁体健。
查体:皮肤色素沉着(乳晕、外阴明显),阴蒂轻度肥大,血压90/60 mmHg(高于同龄正常值)。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低钠(128 mmol/L)、高钾(6.0 mmol/L)、代谢性酸中毒。
17-羟孕酮(17-OHP):显著升高(>100 nmol/L,参考值<5)。
ACTH:明显升高。
2. 影像学:*肾上腺CT示双侧肾上腺增粗。
3. 基因检测:_CYP21A2_ 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确诊21-羟化酶缺乏症)。
诊断过程
初步误诊原因:呕吐、腹泻症状易与感染性疾病混淆,且接诊医生未关注皮肤色素沉着及外生殖器异常。
关键转折点:发现高钾血症(婴幼儿罕见)与低钠血症的“分离现象”,结合外生殖器男性化表现,考虑CAH可能。
治疗与随访
急性期: 静脉氢化可的松+生理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
长期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盐皮质激素(氟氢可的松),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及激素水平。
转归:治疗后体重稳步增长,电解质恢复正常,远期需关注性发育及骨龄进展。
总结与讨论
婴幼儿不明原因电解质紊乱(尤其高钾+低钠)需警惕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