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试探手诊与治疗的秘密

发布于 02-22 · 浏览 460 · 来自 Android · IP 浙江浙江

现在大家都在讲泛血管病,这真是老年人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多讲的是大动脉、大静脉为主的疾病,而小血管引起的疾病很少论述。更极少谈到微血管和微循环中所致的疾病。

我想起做民间治疗工作的大祖母,她的诊断方式是看手掌,治疗的重要部分也在手上。这套技术目前只有我知道了。因为我是搞临床内科的,很少用这套祖传法去治疗疾病,最近用的比较多,所以思考着如何使其有益于人。

1990年曾经写过《掌色与疾病》一文在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内)科特色诊疗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1991年《掌色及其诊断意义的初探》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在《中国临床医药学与卫生学》中正式公开发表。90年南京鼓楼医院陈南衡教授对该诊疗法抱有浓厚兴趣,曾邀请我去他们医院参与研发,但因我院不肯放而放弃。这种价廉物美没有副作用、疗效确切的祖国医学遗产,丢之可惜,所以想揭开它的面纱,试着探讨一下。

为什么掌色能用来诊断疾病?我想:一方面我大祖母也是传承下来的,加上她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故能分区分片辩别各种颜色、鉴别诊断疾病;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说,手指手掌区确实充满着末稍小血管,在这丰富的微循环处是细胞代谢交换的场所,各种状况下的血液在微循环中显示出各种色泽状态。我曾经做过掌色诊断胃炎与胃镱检查作对照,相关性非常大,故此,掌色用于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大祖母曾告诉我,手穴是调节全身气血的总开关。如调理妇女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不孕时针刺治疗在手穴上,而治疗更年期“血漰”时,也在手穴上,可不能针错穴位呵!确实,我曾治疗一位宫血患者,经针刺手穴流血即止了。

为什么手穴是调理人体气和血的总开关?前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每天都自觉昏昏沉沉的、每年夏天总是象过不去似的。舌苔舌质非常厚白,白如石灰墙面,亳无气血可言;谷丙转氨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都长期轻度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减低。通过手穴针刺合并针灸进行了系统调理治疗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夏天再无任何不适感。舌苔从厚白转为薄白、舌质从雪白变紫、从紫色又逐渐转为粉红色,即正常薄白苔状态;肝功能、肾功能等化验指标均转为正常、肾小球滤过率从84ml/min上升至103ml/min。疗效非常显著。但因间断一月未巩固治疗,肾小球滤过率又从103ml/min降之83ml/min、谷丙转氨酶从正常升至65u/l。这说明治疗应答良好,但尚需继续巩固治疗,才能达到功能稳固健康。整个治疗过程未使用中西医的药物协同。

以这病例谈点我的一孔之见:人体组织器官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细胞的代谢都在微循环中。微循环是否畅通、内环境是否正常,决定了各种细胞的生命。而手指末端血管到微循环之间及微循环内环境,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细胞则相应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在手指、掌色上就会产生各种状态的改变,且又与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全身的活动、工作、生活等都存在着紧密关联性。当人体的局部或全身气血受阻时,代谢产物大量堆积,导致细胞不能正常生活,甚至细胞变性变质,从而使身体产生各种症状、各种疾病、甚至细胞产生突变,悄悄的演变成肿瘤等严重的高风险疾患。当点刺相关手穴,和全身相关的穴位治疗时,穴位中放出少量血液,相当于帮助搬走了部分瘀堵在通道上的代谢产物,调整和改善微循环内环境状态,促进新鲜血液进入,使已经干枯、病态的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活力,从而使相应组织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进而使器官功能达到正常化。我想象似滴水灌溉样改变微循环的内环境,我称呼它为“滴灌”治疗。当然这治疗需要时间和精力。

人体在老化的过程中,工作、生活在各种环境中,难免会引起身体受损、致气血不调等疾病。许多人自觉不舒服,但是查不出病。(疾病在萌芽状态)这时估计细胞已生活在不良的微循环中了。长期不改变细胞的生存状态就会从量变到质变,甚至形成各种器质性疾病,这也许就是形成疾病的根源所在。如果用穴位“滴灌”方法及时对微循环的内环境进行疏通、调整,使细胞生活在它所需要的正常环境中,进行活泼的新陈代谢,就能逆转许多疾病的产生,减少患病率。大家都知道人体有很大的代偿能力,同时还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滴灌”治疗一法对处在代偿期的患者不失为是一种最佳治疗法。比中西医药物治疗更科学、更有效、更彻底。因药物作用于部分领域,而且还存在一定付作用。再是“滴灌”治疗,涉及全身气血、遍布全身每个角落。因此,对于那些尚未形成器质性疾病,或器官功能尚未达到不可逆状态时的疾病也同样可选择这种“滴灌”治疗,不妨一试。

以上是我个人浅解,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见此文者您不妨在自然光线下,伸出您的手,展开手掌,从手指看到手掌观察一下,其色泽是否都均匀红润?粗略自诊一下,您的微循环内是否通畅,气血是否流动正常?结合自身情况试问自己:身体真完全正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需点滴做起,保重身体!即使有萌芽状态的情况应及时调整!因疾病也是筑巢而就的。加油!



 

最后编辑于 02-22 · 浏览 460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