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为哪般?


眩晕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约占 5%~10%,住院病例中约占 6.7%,那么什么是眩晕,出现眩晕后应如何处理呢?

一、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二、眩晕的常见原因
1、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又称耳性眩晕,约占眩晕病因的50~70%。常见疾病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晕动病等疾病。
2、前庭中枢性眩晕:是指由脑干前庭神经核及相关颅内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又称脑性眩晕,约占眩晕病因的20~30%。常见疾病主要有累及脑干或小脑的疾病如脑血管病、颅内占位、颅内感染、脱髓鞘脑病及神经变性病等疾病。
3、眼源性眩晕:是指由眼部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常见疾病有眼肌麻痹,屈光不正等疾病。
4、颈源性眩晕:是指由颈部相关结构如颈椎、肌肉、神经、血管损害所引起的眩晕。常见疾病有颈椎退行性病和颈椎损伤等疾病。
5、精神心理性眩晕:是指由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眩晕。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疾病。
6、全身性因素:涉及多系统,例如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血管疾病(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内分泌疾病(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药物中毒等。

三、眩晕的预防
1、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补充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2、注意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和大幅度血糖波动,有助于减少眩晕的发生。
4、避免不良姿势: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或高枕睡眠可能增加颈椎负担,应定期活动颈部。

四、眩晕的处理方法
1ˎ保持安全姿势:当眩晕发作时,应尽快找到安全位置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
2ˎ适当休息及深呼吸:尽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缓慢深度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眩晕症状。
3ˎ避免诱发因素:如长时间疲劳工作、过度运动、长时间暴露在明亮光线下等可能诱发眩晕的因素应尽量避免。
4ˎ及时就诊:尽可能寻找眩晕患者的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如有诱发因素或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复视、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听力下降或者丧失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最后编辑于 02-20 · 浏览 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