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为啥是“黑色”的?

在采血窗口为门诊患者采血时,每天都会有患者不可思议的问道:“医生,我的血为啥是黑色的?” 提出这些疑问的患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年纪轻轻的中青年人,特别是初次就诊的患者,看到“黑色”的血液,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对身体状况的担忧。在大众常规的认知里,血液就应该是红色的,那为什么抽出来的血看起来却是黑色的呢,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吗?不必担心,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答疑解惑。
血液的组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占血液容积的一半左右,主要成分是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物质,血红蛋白则由球蛋白和含铁血红素组成,其中关键部分是能够携带氧分子的含铁血红素。
含铁血红素与氧气结合的结果是血液呈现成鲜红色,与氧结合得越多,血液颜色就越发鲜红。

正常血液的颜色
一、鲜红色(动脉血):骨髓造出来的血液经过肺部加氧形成鲜红色的动脉血。一般来说,人们在生活中见到的血液颜色都是由于动脉末梢血管破裂而流出的血液,这些血液通常有着较高的含氧量,所以颜色是鲜红色。临床诊疗中,动脉采血一般用作血气分析检测。
二、暗红色(静脉血):鲜红色的动脉血流到身体各组织和器官,氧气被消耗掉形成暗红色的静脉血。日常体检采集的是肘部静脉等静脉血,含氧量相对较低,而且含有较多的人体代谢产物,因此颜色相对较暗。其次早上空腹抽血,由于夜间没有喝水,血液浓缩,也会出现颜色加深的情况。所以,抽出的血呈现“黑色”,实际上是暗红色。

异常血液的颜色
1.淡红色:有可能是贫血导致的,当出现贫血症状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严重时请及时就医。
2.呈棕色或黑色:若食用过量的腌菜等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3.白色:血液呈乳白色并形态污浊,通常表示血液中的脂肪量、蛋白质过高,临床上也称“乳糜血”。大家叫它“牛奶血”。

4.黄褐色:常见于肝胆疾病或溶血的患者。
5.樱桃红色:一氧化碳中毒者的血液颜色。
6.蓝色血液:现存的蓝色血液人种是生活在智利接近6000米海拔的偏远山区。目前认为他们的血液颜色跟当地气候寒冷及过量吸入胶质银有关。另外蓝色血液还会出现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后推注“美兰”药物的患者中,他们蓝色血液主要是因美兰药物导致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血液之所以颜色发黑,是因为我们采集的是静脉血,并不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而是正常生理现象。当然,仅凭血液的颜色无法论断血液是否正常,如发现血液颜色异常,仍需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血液检测,及时分析、掌握身体情况!
最后编辑于 02-19 · 浏览 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