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于临床缓解率替代终点上市抗癌新药的现状及特征研究
背景 癌症为我国主要死因,占疾病死亡23.1%。为满足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或亟须患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允许使用临床缓解率作为替代终点支持新药附条件批准。
目的 分析我国基于临床缓解率替代终点上市抗癌新药的现状及特征。
方法 系统采集NMPA 2017—2023年批准的抗癌新药,以基于临床缓解率替代终点上市抗癌新药及适应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首次获批类型(常规批准、附条件批准)、后续转为常规批准所用疗效终点类型、临床治疗线、用于初始药物批准和上市后确认的试验设计、药物机制分类、癌症类型等。并分析比较不同NMPA批准类型间抗癌新药临床缓解率的差异。
结果 2017—2023年,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癌症,NMPA基于临床缓解率替代终点批准了68种抗癌新药的95个适应证,其中21个(22.1%)为常规批准,74个(77.9%)为附条件批准。74个附条件批准中,13个(17.6%)转为常规批准。95个适应证临床缓解率中位数为59.0%(35.8%,75.8%),其中47个(49.5%)适应证的临床缓解率高于60%,16个(16.8%)适应证的临床缓解率低于30%[有15个(93.8%)为二线或更高线治疗]。附条件批准抗癌新药与常规批准抗癌新药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
结论 我国抗癌新药基于临床缓解率通过的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标准严格,其与常规批准无明显差异。绝大多数的抗癌新药临床缓解率高于国际建议标准。
最后编辑于 02-18 · 浏览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