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怎么选?4张表格总结全了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怎么选?4张表格总结全了
撰文 | 师春焕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非典型β-内酰胺,它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不易被水解、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那么,常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何选用?我们一起来看看。
碳青霉烯类药物分类[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分为具有抗非发酵菌和不具有抗非发酵菌两组。
一、抗非发酵菌组:
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西司他丁具有抑制亚胺培南在肾内被水解作用)、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倍他米隆具有减少帕尼培南在肾内蓄积中毒作用)、比阿培南等。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等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多数厌氧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抗菌作用差。
二、不具有抗非发酵菌组:
包括厄他培南。厄他培南与其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两个重要差异:血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活性
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活性不同,详见下表1:
表1 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活性比较[2](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注:+表示通常敏感;±表示敏感性/耐药性不确定;0表示通常耐药;空白表示尚无资料;↕表示体外有效,但临床不适用
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适应证[2,3]
一、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抗菌谱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在内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原体。
主要适应证有: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妇科感染、脓毒症、泌尿生殖道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心内膜炎等。还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所引起的混合感染。
同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仍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但是该药品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二、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可治疗由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黏膜炎莫拉菌、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所引起的各类感染症。
三、美罗培南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由单一或多种对美罗培南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脓毒症等。
美罗培南单用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婴儿患者,目前尚无本品的使用经验。
四、比阿培南
对本品敏感的菌株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屎肠球菌除外)、莫拉菌属、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放线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梭菌属等。
与此同时,比阿培南被批准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导致的脓毒症;肺炎、肺部脓肿、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二次感染;难治性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妇科附件炎等。
五、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与前述4种碳青霉烯类不同,属于第I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菌谱不覆盖非发酵糖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
适用于下述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大肠埃希菌、厌氧芽孢梭菌、迟缓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脆弱拟杆菌、吉氏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单形拟杆菌引起的继发性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仅指对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消化链球菌属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附属器感染;
同时可经验性治疗:肺炎链球菌(仅指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例)、流感嗜血杆菌(仅指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或卡他莫拉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复杂性尿道感染;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不解糖卟啉单胞菌、消化链球菌属或普雷沃菌属引起的急性盆腔感染等。
由于厄他培南不覆盖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发酵糖革兰氏阴性菌,降低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的选择压力,减少了附加损害,因此,与其他碳青霉烯相比,它是治疗疑似产ESBLs革兰氏阴性菌引起中重度社区获得性感染很好的选择。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如何调整?
碳青霉烯类药物均主要经肾消除,且不经过肝P450酶代谢,也不抑制或诱导该酶活性。目前已上市品种在肝功能不全时基本不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见下表2。
表2 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调整[2]

注:Ccr:肌酐清除率;iHD:间歇性血液透析;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每周3次透析,每次3~4小时的推荐剂量,负荷剂量仍需根据临床方案进行调整;#:透析量为1~2L/h,一般推荐剂量和时间间隔范围;具体剂量仍取决于透析方法、流速和滤波器类型;◊:皮肤/皮肤组织感染或者尿路感染时推荐较低的剂量。
碳青霉素类药物相互作用[4]
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相互作用详见下表3:
表3 碳青霉素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2,4]
一般来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大多轻微而短暂,很少需要停药,极少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4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刘又宁.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精要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3]桑福德.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53版.范洪伟等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4.
[4]郭伟张国强赵志刚.急诊抗感染治疗指导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06-01
最后编辑于 02-17 · 浏览 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