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烧伤后重度手畸形的处理(一)虎口瘢痕手术方式“五瓣法”


病例信息
典型病例1(五瓣法)
术前照片



虎口线性瘢痕“五瓣法”修复
术中切口设计与画线


“五瓣法”修复缝合后,术中即刻照片

典型病例2(五瓣法+双“Z”成形)
术中画线设计

术后即刻照片

典型案例3
术中画线设计


术后即刻照片

总结与讨论
烧伤后常形成蹼状瘢痕挛缩畸形 这种畸形多发生在关节功能部位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在整形手术中,五瓣法常用于松解线性瘢痕挛缩(如指蹼、虎口、腋窝等部位),通过多个皮瓣交错转移,延长组织长度并改善功能与外观。
五瓣法切口设计:五瓣法由两个“Z”成形和一个“V-Y”成形组成(手术切口设计图为下图图1,上述典型病例1)。设计时以瘢痕纵轴为主轴。在主轴两端向一侧各伸出一臂其长度为主轴的1/2并与主轴构成60°~65°夹角。在主轴中点与上述两臂同侧作一垂线其长度略短于臂长。然后在主轴中点对侧作两个斜臂其长度也为主轴的一半并与主轴形成三个60°夹角。如果瘢痕过长可在主轴两端各增加一个“Z”成形(手术切口设计图为下图图2,上述典型病例2)。


温馨提示:由于五瓣法中纵轴的延长是在舍弃与纵轴方向垂直区的皮肤组织长度而达到的故应用该方法时瘢痕纵轴周围的皮肤组织必须要有一定的弹性及松弛度。如有瘢痕也只能是浅表性瘢痕或在瘢痕完全软化后采用该法手术。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