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疑病症
1、核心症状的差异
抑郁症(Depression)
- 情绪核心:以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減退为核心,伴随无助感、无价值感、自责甚至自杀倾向。
- 躯体症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食欲变化、疲劳、注意力下降等,但这些症状是情绪问题的“副产
- 品”。
- 认知特点:对未来感到绝望,认为问题无法改变(“我永远好不了”)。
疑病症(IIIness Anxiety Disorder,旧称
Hypochondriasis)
- 认知核心:过度担心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即使医学检查正常也无法消除疑虑。
- 行为表现:反复就医、过度检查身体、频繁搜索疾病信息;可能因轻微症状(如头痛)联想到绝症。
- 情绪特点:焦虑驱动为主,对健康的担忧占据主导,而非持续的情绪低落。
2、病理机制不同
抑郁症
- 生物学因素:与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失衡、脑区功能异常(如前额叶、海马)相关。
- 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压力、创伤事件、消极认知模式(如“全或无”思维)。
- 疾病归属:属于“心境障碍”(Mood
- Disorders).
疑病症
- 认知行为机制:源于对躯体感觉的灾难化解读(如将心跳加快视为心脏病征
- 兆),属于“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 焦虑驱动:本质是对“患病可能性”的强迫性担忧,与健康焦虑密切相关。
- 心理因素:可能因过去疾病经历、家庭环境(如父母过度关注健康)强化了疾病恐惧。
3、治疗方向的差异
抑郁症
-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SSRIS、SNRIs
- 等)调节神经递质。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疗法等,重点修正负面思维、恢复行为活力。
疑病症
- 心理治疗为主:CBT纠正灾难化思维,暴露疗法减少对身体的过度关注,逐步减少就医依赖。
- 药物辅助:抗焦虑药(如SSRIs)可能用于缓解伴随的焦虑,但非核心治疗。
4、虽然抑郁症和疑病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疑病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会逐渐发展出抑郁情绪。而抑郁症患者也可能因为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而表现出类似疑病症的行为。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仔细鉴别这两种疾病,必要时进行联合治疗。
最后编辑于 02-15 · 浏览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