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梁燕-心身医学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一、团队基本信息
博士后导师介绍:
梁燕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高层次引进人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精神研究所副所长。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聚焦心理应激对心身疾病的作用及机制。先后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身份于Nat Human Behav、J Am Coll Cardiol、JACC Heart Fail、Nat Commun等专业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多篇。获4篇专题评述正面评价。2篇论文入选ESI临床医学类Top1%高被引。研究成果被Science的Editors' Choice收录和Nature出版集团(Nature Portfolio)点亮推荐。
研究方向:
心身医学(脑心交互)
1. 基础/生物信息学研究,例如:心理应激(社交隔离、孤独感、睡眠剥夺、童年创伤等)促发心身疾病的作用和神经生物学机制。
2. 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例如:临床心理应激相关心身疾病队列及RCT研究,结合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
一、为什么选择我们课题组?
1. 多学科交叉前沿方向:聚焦心身医学脑心交互方向,研究心理应激对心血管代 谢疾病的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基础与临床结合。欢迎不同学科背景博士加入。
2. 年轻活力的团队:青年PI,博后、研究生及助理梯队合理,充满活力,认真做研究的氛围感强,在这里你会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3. 海外背景友好,以人为本:PI及在站多名博后均为海外境外学历背景,以人为本,氛围友好,弹性工作时间,好沟通。
4. 待遇优厚:有竞争力的待遇。具体见岗位待遇。
5. 全力支持满足考核要求:课题组干湿结合,出成果周期较短(具体可参考课题组PI近三年publication),全力支持博后达到考核和出站要求。
6. 人力财力充足:课题组经费充足。为课题配备专职科研助理(生物医学背景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全面支持博后开展高质量研究。
7. 实验平台条件齐全:除大学及医院公共平台,课题组有独立实验室,配备动物脑电肌电系统、动物精细行为监测系统、动物节律活动分析系统等多项行为学评估平台。配备双光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光遗传及多通道光纤记录和神经电生理膜片钳等一系列实验设备等。具体见下述。
8. 提供基金标书培训:提供国自然等各项基金人才类项目申报的建议和培训。课题组大PI为国家级青年人才,仅2023年获批3项国家级基金。积极协助博士后申请各类基金,提供职业生涯方面的建议及支持。
9. 工作环境友好:为博后提供专属独立工位及办公台式电脑。课题组配有专职行政助理,博后可专心研究,不必操心报销采购等杂事。
二、博士研究生招收条件!!(欢迎大家踊跃报考)
1. 招生类型:学术型博士,广州医科大学或中山大学学籍
2. 专业方向: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
3. 应届硕士研究生,学硕优先
4. 硕士专业方向为临床医学、神经或精神病学、神经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优先,具备基础实验科研培训者优先
5. 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学生优先,且需要具备一定学术能力及潜力
三、博士后招聘条件及待遇福利
(一)博士后条件
1. 35岁以下,3年内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已在领域内某一方向积累一定经验或获得一定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SCI论文,能全脱产进站从事博士后工作。
2. 具有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及精神病学优先)、或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影像学、医学工程、精神病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不限专业,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及科研训练经历者均可投递。
3.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英语能力优秀,可以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撰写论文。
4. 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校和医院的规章。
(二)博士后岗位待遇
1. 有竞争力的年薪:A档和B档基础年薪分别为37万和30万;外加五险一金单位部分(约10万元);此外,课题组将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业绩额外提供5-10万元/年生活补助。
2. 灵活的聘期:3年聘期,完成出站任务可提前出站(但最少在站21个月)。
3. 配套20万元广州市博士后科研启动费。此外,课题组根据开展项目提供所需经费。
4. 有竞争力的绩效:按照单位政策发放绩效奖励。
5. 出站留穗安家费30万(需与市属单位签订3年以上工作合同),如获批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留粤工作可获留粤资助40万元(需签订3年或以上工作合同)。具体参照申请时的实施政策。
6. 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等博士后专项,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如入选博士后专项,按就高标准提高待遇。对于获选者,将按照相应文件规定配套资助科研经费等。
7. 享受医院职工工会福利。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8. 业绩优秀者可优先选择留校或附属医院入编工作。
(三)广州医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二站博士后条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期满出站,拟申请本校不同学科流动站的博士后(第二站),进站后工作单位为校本部二级学院。
申请人获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
1.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
2. 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3. 获得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
4. 获得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5. 发表自然科学领域 A 类以上论文一篇或 B 类论文两篇。
6. 发表人文社科领域 A+类论文一篇或A 类论文两篇。
7. 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并发表自然科学领域 B 类论文一篇或人文社科领域 A 类论文一篇。
如申请人未达到以上业绩条件,获得以下人才项目之一也可申请:
1. 获得博士后引才专项。
2. 获得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 A 档)。
3. 获得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B 档。
以上成果科研项目须为主持立项,文章作者须为首位第一作者或末位通讯作者,业绩均须以流动站所在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
(四)二站博士后岗位待遇
1. 基础年薪30-50w;此外,课题组将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业绩额外提供5-10万元/年生活补助。
2. 有竞争力的绩效:按照单位政策发放绩效奖励。
3. 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等博士后专项,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如入选博士后专项,按就高标准提高待遇。对于获选者,将按照相应文件规定配套资助科研经费等。
4. 享受医院职工工会福利。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5. 业绩优秀者可优先选择留校或附属医院入编工作。
申请方式:
将个人申请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并抄送至
张小助Email:shaundi_1126@126.com
或陈小助Email:bena_2025@163.com
主题为“博士后申请+姓名”。
最后编辑于 02-12 · 浏览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