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之渴!

《伤寒论》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所以我们很多人就认为太阴病没有渴!
然而,《医宗金鉴》的太阴病大纲上却这么说:
太阴阴邪脉沉迟,吐食腹满有时疼;
手足自温利不渴,理中汤主悸加苓;
腹满去术加附子,吐多去术加姜生;
虽吐下多还用术,渴欲得水倍术宁;
欲作奔豚术易桂,干姜寒倍参腹痛。
其中的“渴欲得水倍术宁”一句,明确说出太阴病是有渴的!那太阴之渴是什么样子呢?太阴之病又为什么要渴呢?
蔡师指出:足太阴脾经是五脏六腑的储粮库,足阳明胃经是运输队;阳明主动,津液随经而走,若太阴虚得厉害了,阳明经一动,人就口干,不能离开水,越喝水越渴,到最后这个病就很难治了。
当年蔡师治疗过一位患者,是一个老头,六十来岁,种菜园的,彼时,没有抽水机,大旱的时候,挖一口井,每天都要挑水浇菜园。
在这个老头浇菜园时,他老婆就放个凳子在一边,上面放两个大茶杯,杯子里放满凉开水,这个患者一边干活一边喝水。不管冷天热天冬天夏天,一刻不喝水都不行,就这样过了两年,越喝水越渴,喝再多的水也不管用。因此四处求医诊治。
这人四处求医,医生多与玉女煎、白虎汤一类的方剂,就是滋阴降火这一套方药,越吃越严重。最后找到蔡师。
蔡师诊察后,断定其人是太阴之渴。需要用理中汤,其中须倍用白术。理中汤由白术、人参、炙甘草、干姜组成,原方各药是四两,即60克,“倍术”用100克白术,不算多,遇到这种病人,蔡师指出,白术用到60-100克,患者服药以后就不渴了。
蔡师给患者抓了4付药。每付药白术120克,八天后,患者复诊时,蔡师问:“还渴吗?”患者笑了说:“不渴了,再也没渴了。”
最后编辑于 02-12 · 浏览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