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医、中药与心理学。

发布于 02-11 · 浏览 342 · 来自 iOS · IP 香港香港

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体验往往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动能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药效感知的转变可能并非源于药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而是患者特定心理结构引导下的认知重构过程。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当患者接受"补益气血"或"健脾益肾"等中医治疗理念时,其既有的知识图式与心理预期会形成独特的认知滤镜。这种预先存在的心理势能会引导患者对治疗体验进行选择性关注,并通过对生理信号的重新编码,构建出符合中医理论预期的身心感知模式。在此过程中,患者不仅调整了症状的归因方式,更通过自我暗示机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意义赋予,最终形成个体化的治疗叙事体系。

这种心理动能与药物作用的交互现象,揭示了中医治疗中"形神合一"理论的心理机制,也为理解安慰剂效应在传统医学中的特殊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img

最后编辑于 02-11 · 浏览 342

回复收藏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