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小鼠小肠原代培养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实验动物:选择6-8周龄健康的C57BL/6小鼠,购自正规实验动物供应商,并在标准动物房环境中饲养3天以上,适应环境后用于实验。
二、主要试剂与耗材:
- 无菌PBS缓冲液、含双抗(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的DMEM/F12培养基、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Matrigel基质胶、Dispase II酶、70%乙醇、TrypLE Express酶、R-spondin1、Noggin、EGF、N-2 Supplement、B-27 Supplement、Y-27632(ROCK抑制剂)、1.5mL离心管、24孔板、100μm细胞筛网、镊子、剪刀、眼科剪、眼科镊、无菌培养皿、移液器及枪头。
三、仪器设备:
- 超净工作台、CO₂培养箱(37℃、5%CO₂)、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电子天平、低温冰箱(-20℃、-80℃)、液氮罐。
四、实验步骤
小鼠处理:
1.- 将小鼠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70%乙醇棉球对小鼠全身进行擦拭消毒,尤其是腹部区域。
2.- 使用颈椎脱臼法迅速处死小鼠,确保小鼠无痛苦且快速死亡,避免对肠道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小肠组织获取:
1.- 用镊子和剪刀迅速打开小鼠腹腔,小心分离出小肠组织,从小肠起始端(十二指肠)至末端(回肠)完整取出,尽量避免损伤肠系膜血管和肠道组织。
2.- 将取出的小肠组织放入盛有预冷的含双抗的PBS缓冲液的无菌培养皿中,轻轻漂洗,去除表面的血液和其他杂质。
小肠组织清洗与剪碎:
1.- 将漂洗后的小肠组织转移至新的无菌培养皿中,加入适量预冷的PBS缓冲液,用眼科镊和眼科剪去除小肠表面的脂肪和系膜组织。
2.- 用PBS缓冲液再次冲洗小肠组织3-4次,每次冲洗后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直至冲洗液清澈无杂质。
3.- 将清洗干净的小肠组织剪成约1cm长的小段,放入新的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隐窝分离:
1.- 在装有小肠小段的培养皿中加入适量Dispase II酶(浓度为2.5mg/mL),确保小肠组织完全浸没在酶液中。
2.- 将培养皿置于37℃恒温摇床中,以80-100rpm的速度振荡消化20-30分钟。期间每隔5-10分钟在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当小肠组织边缘出现模糊、绒毛脱落时,表明消化基本完成。
3.- 消化结束后,用移液器将酶液和小肠组织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3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4.- 加入适量预冷的PBS缓冲液,轻轻吹打重悬沉淀,再次3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重复清洗2-3次,以去除残留的酶液。
5.- 加入适量含双抗的DMEM/F12培养基,用移液器轻轻吹打,使小肠组织分散成单细胞悬液。
6.- 将单细胞悬液通过100μm细胞筛网过滤至新的离心管中,去除未消化的组织块和较大的细胞团。
7.- 3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即为分离得到的小肠隐窝细胞。
细胞计数与活力检测:
1.- 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的小肠隐窝细胞悬液,加入等体积的台盼蓝染液,轻轻混匀,染色3-5分钟。
2.- 取少量染色后的细胞悬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未被染成蓝色)和死细胞(被染成蓝色)的数量,计算细胞活力。细胞活力(%)=(活细胞数÷总细胞数)×100%,要求细胞活力达到85%以上。
Matrigel包被与细胞接种:
1- 将Matrigel基质胶从-80℃冰箱取出,置于冰盒上缓慢融化,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基质胶凝固。
2- 在冰上操作,将融化后的Matrigel基质胶加入到24孔板中,每孔加入50μL,轻轻晃动孔板,使Matrigel均匀覆盖孔底,然后将24孔板放入37℃CO₂培养箱中孵育30-60分钟,使Matrigel凝固。
3- 根据细胞计数结果,用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将小肠隐窝细胞稀释至合适的密度(一般为1×10⁵ - 5×10⁵个/mL),并加入R-spondin1(500ng/mL)、Noggin(100ng/mL)、EGF(50ng/mL)、N-2 Supplement(1×)、B-27 Supplement(1×)、Y-27632(10μM)等生长因子和添加剂,轻轻混匀。
4- 从培养箱中取出24孔板,将稀释好的细胞悬液每孔加入50μL,小心滴加在Matrigel表面,避免产生气泡。然后将24孔板轻轻放回培养箱中,静置15-20分钟,使细胞贴附在Matrigel上。
5- 待细胞贴附后,每孔缓慢加入500μL含上述生长因子和添加剂的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注意不要冲散细胞。
类器官培养与观察:
1- 将24孔板放入37℃、5%CO₂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在更换培养基时,用移液器轻轻吸去旧培养基,注意不要吸到Matrigel和细胞,然后缓慢加入新鲜培养基。
2- 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类器官的生长情况,记录类器官的形态、大小、数量等变化。一般在培养2-3天后,可观察到小肠隐窝细胞开始增殖形成类器官,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泡状结构,内部含有空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类器官会不断增大并分化出不同的细胞类型,如肠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等。
类器官传代:
1- 当类器官生长至一定大小(直径约100-200μm)且数量较多时,需要进行传代培养,以扩大培养规模。
2- 吸去24孔板中的培养基,用PBS缓冲液轻轻冲洗2-3次,去除残留的培养基和杂质。
3- 每孔加入100μL TrypLE Express酶,将24孔板放入37℃培养箱中孵育5-10分钟,期间在显微镜下观察,当类器官开始脱离Matrigel时,表明消化基本完成。
4- 加入等体积的含10%FBS的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终止消化,用移液器轻轻吹打,将类器官吹散成单细胞或小细胞团。
5-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3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6- 用适量的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重悬沉淀,按照上述Matrigel包被与细胞接种的方法,将细胞接种到新的24孔板中进行传代培养。
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全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微生物污染,所有试剂、耗材均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实验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口罩和手套,超净工作台需提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
2、Matrigel基质胶使用注意事项:Matrigel对温度敏感,融化和操作过程需在冰上进行,避免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凝固。使用前需充分混匀,但要避免剧烈振荡产生气泡。
3、细胞消化时间的控制:在隐窝分离和类器官传代过程中,消化时间要严格控制,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细胞分离不完全,时间过长则会损伤细胞,影响类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4、生长因子和添加剂的保存与使用:R-spondin1、Noggin、EGF等生长因子和添加剂需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一般保存在-20℃或-80℃冰箱中。使用时需现用现配,避免反复冻融导致活性降低。
5、类器官培养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每天要定期观察类器官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污染、细胞生长异常等。同时,要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日期、操作步骤、观察结果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最后编辑于 02-08 · 浏览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