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中医张胜兵:18岁闭经5年,中医该如何调治?

发布于 01-23 · 浏览 6917 · IP 湖北湖北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张某,女,18岁

主诉:闭经5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自月经初潮后,每年只有2次月经,现闭经5年,今年5月份通过吃黄体酮来了2次。

症见:现怕风怕冷伴腰疼,脸上有痘且说话声音低微,寐偏差。脉象:左脉弦滑;舌象:舌尖稍红,苔白,舌下瘀阻。

分析处理

读完主诉和病史资料,可知患者按西医的诊断为卵巢功能早衰,根据主诉“闭经5年余”和症状,中医诊断为闭经

任脉调理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子宫和卵巢);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掌管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

任冲同起于胞宫,相互交通。故任冲失调就是指冲任失调是指冲、任二脉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引起阴阳失衡或气机不畅,导致闭经。

怕风怕冷、腰疼: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肾阳虚则全身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身体,故怕风怕冷;腰部为肾之府,肾阳虚则腰部失养,故出现腰疼。

脸上有痘:湿热熏蒸面部肌肤,导致毛孔堵塞,形成痘痘。

说话声音低微:是气虚的表现,气虚则声低懒言。

左脉弦滑可能表明患者体内存在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的情况。

舌尖稍红,苔白,舌下瘀阻:舌尖稍红表示心火稍旺;苔白通常表示体内有寒或湿邪;舌下瘀阻则明确表明体内有瘀血存在。

所以,患者为气血不足、冲任不调之证。因此,在治疗上就应该以益气养血、温宫调经为治则,方用升陷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加减。

西医诊断:卵巢功能早衰

中医诊断:闭经

证型:气血不足、冲任不调

治则:益气养血、温宫调经

拟方:升陷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加减

处方:黄芪30g、柴胡6g、升麻6g、桔梗6g、知母10g、法半夏10g、牡丹皮10g、麦冬10g、当归10g、桂枝10g、阿胶10g、生姜10g、吴茱萸10g、川芎6g、艾叶6g、香附10g、续断15g、大枣5枚、益母草15g、鸡血藤15g、茯神15g、制远志15g、丹参15g、红花10g、杜仲20g、怀牛膝30g。每日1剂,每日3次,10剂。另配3个月丸药配合服用。

二诊:患者反馈:腰痛并未改善,加淫羊藿15g、灵芝15g补肾壮阳,继服10剂。

三诊: 患者反馈:当月月末已来月经,还有些许怕冷,夜晚易醒。拟原方稍作调整,加肉桂6g、天麻10g补阳益气;炒酸枣仁15g养心安神,继服10剂。

后续:次月末,患者家属非常开心的告诉我患者月经正常来临。后续回访得知,患者月经一直规律。

总结与讨论

升陷汤

升陷汤是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黄芪大补元气,又善升阳;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举陷升;知母凉润,制黄芪之温性;桔梗为药中舟楫,可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陷之功。

温经汤

温经汤方中吴茱萸辛温散寒止痛;桂枝温经散寒,通行血脉;当归、川芎、芍药活血祛瘀,养血调经;牡丹皮活血祛瘀,退虚热;阿胶养肝血,滋肾阴,具养血止血润燥之功;麦门冬养阴清热;半夏、生姜温中和胃。

艾附暖宫丸

方中以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暖宫,散寒止痛。吴茱萸助艾叶温经散寒,暖宫止痛;川芎养血调经。续断补肝肾,通血脉。

大枣调和诸药。

益母草、鸡血藤、丹参、红花活血化瘀。

茯神、制远志安神益智。

杜仲、怀牛膝补肾壮阳。

闭经 (142)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1-25 · 浏览 6917

6 10 1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