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先天性心脏病麻醉管理特点

发布于 01-22 · 浏览 583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先天性心脏病麻醉管理特点

(一)麻醉前准备


1、麻醉医生应了解病儿的活动水平,或者新生儿和婴儿喂养的难易(生长发育迟缓),可用来很好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晕厥发作表示主动脉瓣及左心室流出道严重狭窄。法洛四联症患儿,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患儿有喜蹲踞的症状及急性发绀病史。还应了解小儿静息时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


2、术前注意饮水,安慰病儿,麻醉前6~8小时禁食,禁饮,新生儿和哺乳儿可给予清亮液体直到麻醉诱导前2~3小时。


3、新生儿和婴儿一般不需要镇静剂,以免影响呼吸麻醉前半小时单纯肌注抗胆碱药即可,如阿托品(0.01mg/kg)或东莨菪碱(0.006mg/kg)。2岁以上的患儿可联合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0.2mg/kg和抗胆碱药东莨菪碱。青少年可口服咪达唑仑(0.2~0.3mg/kg)以代替吗啡,该药则有催眠抗焦虑及顺行性遗忘作用。


4、法洛四联症患儿给药后必须紧密观察并给以吸氧,以免出现过度发绀危象。β-受体阻滞药能较好地治疗及预防法洛四联症流出道痉挛导致的发绀。

(二)全麻诱导


1、患儿年纪不合作者,严重发绀,充血性心衰伴右心压力明显增高以及新生儿无静脉通路,肌注氯胺酮(4~7mg/kg)效果理想,氯胺酮能通过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来减少右向左分流,维持肺血流量和氧饱和度。


2、静脉麻醉诱导为首选的诱导方法,常用氯胺酮(1~2mg/kg)、y-羟丁酸钠(50~80mg/kg)、依托咪酯(0.2~04mg/kg)、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5~20ug/kg),须注意的是发绀病人因右向左分流,药物经静脉绕过肺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使静脉诱导起效时间缩短。


3、对于不合作或静脉穿刺困难,且心脏储备良好的病儿,可选择强效麻醉药进行诱导。


4、七氟烷、地氟烷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速度快,是吸入诱导常用的药物。

(三)全麻维持


麻醉维持的选择,根据病情、手术时间和气管插管拔出的时间来决定。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均无明显心肌抑制、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具有强效、快效等优点,为心血管麻醉常用药物。一般芬太尼总量20~50ug/kg,静脉分次注射或持续输入。可伍用地西泮(0.2~0.3mg/kg)、咪达唑仑(0.1~0.2mg/kg)、氟哌利多(0.1~0.2mg/kg)或氯胺酮(1~2mg/kg)等药物。术中可持续泵入咪达唑仑0.1mg(kg.h),或靶控输入丙泊酚。吸入麻醉维持,可提供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满足不同的麻醉深度要求,术毕可通过肺脏快速排出。

先天性心脏病 (37)
法洛四联症 (10)

最后编辑于 01-22 · 浏览 583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