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de Quervain病

发布于 01-20 · 浏览 968 · 来自 iOS · IP 甘肃甘肃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和腕部关节运动,牵扯肌腱反复摩擦腱鞘,使腱鞘纤维变性、纤维软骨化增厚,进而使腱鞘内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1985年de Quervain首次对该病作出了明确定义:腕背第1伸肌间隔内的拇长展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APL)与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EPB)肌腱滑膜鞘的炎症;后来学者们将该病称为de Quervain病。本文将从该病解剖结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解剖

腕第1伸肌室通常由APL和EPB肌腱组成。

img


doi: 10.7759/cureus.38079


APL起自桡骨、尺骨的背面和前臂骨间膜,走行于桡侧腕伸肌、指伸肌的深面和EPB的上方,在伸肌支持带深层,APL与EPB肌腱走行于同一个纤维鞘中,随后APL肌腱向下止于第1掌骨底,作用为拇指外展及参与腕桡侧偏离动作。EPB起自桡、尺骨和骨间膜背面,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的肌肉,功能为伸展掌指关节。APL肌腱数量为1~5条,EPB肌腱数量为0~3条,通常人体拥有2条及以上的APL肌腱以及1条EPB肌腱。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三条APL(1、2、3) 一条EPB(*)

宽大的EPB 肌腱与顽固性桡骨茎突有关。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目前认为室间隔的存在更易导致该病,室间隔将APL和EPB分隔在两个通道。

研究发现室间隔存在三种变异

img


1型:伸肌室无室间隔,APL和EPB位于同一腱鞘内;

2型:室间隔位于桡骨茎突远端,将APL和EPB分开;

3型:室间隔位于桡骨茎突近端,将APL和EPB分开;


发病机制及病理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与其局部的解剖结构所产生的物理卡压相关,包括肌腱情况、是否有间隔、第1伸肌室底部骨突的存在等都会影响肌腱滑动产生炎症。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由桡骨茎突处骨纤维性鞘管通过并形成一定的曲度,当拇指及腕关节活动时,该处曲度加大,肌腱与管鞘壁摩擦增大,反复的、过度的摩擦使肌腱增粗,管鞘壁增厚,肌腱及腱鞘局部水肿、渗出,进而使二者间的空隙减小,肌腱在活动时由于管鞘卡压产生疼痛。

研究表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严重程度与腱鞘组织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和IL-6,环氧合酶(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相关,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越高,组织炎症和血管生成越严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越严重。

诊断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多学科治疗指南》里列出该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物理检查来进行诊断。物理检查包括:

1)拇指或腕部动作产生疼痛,按压第1肌间室时产生疼痛。

2)Finkelstein试验,检查者握住患者拇指于中立位,然后迅速尺偏腕关节,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即为阳性。

img


治疗

1、宣教

嘱患者减少抱小孩、用手拧干衣服等个人活动,尽可能避免反复的拇指、腕部弯曲及尺偏动作,以及手部劳作。

2、保守治疗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应首选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局部注射、体外冲击波治疗、针灸推拿等方式,综合治疗效果一般比单一的治疗效果更佳。

目前已证实在病变早期通过康复训练也可达到满意效果。

大鱼际肌肉群的静态拉伸

img


松紧带进行拇指伸展和外展练习

img


img


对于顽固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治疗能够直接释放腱鞘压力,解除腱鞘狭窄,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直接开放手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术技术多样,皮肤切口有纵向

img



其主要的原理是直接切开暴露第一伸肌腱隔室,以达到腱鞘松解减压,从而实现肌腱能在腱鞘内自由滑行的目的。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在桡骨茎突部突起最明显处远端1.5 cm拇短伸肌腱两侧,沿皮纹走行做2个横切口,各约0.5 cm长。

img


钝性分离至拇短伸肌及拇长屈肌肌腱,插入关节镜,即可看到亮晶晶的肌腱和乳白色的腱鞘。再从另一侧口内插入刨削器进行松解。

img


A室间隔和受压肌腱;B内部炎性滑膜增生;CDEF切开室间隔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8)

最后编辑于 01-20 · 浏览 968

2 6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