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饮食与肠道炎症:复旦大学团队的重磅发现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竟然会和肠道健康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近期,复旦大学雷群英、尹淼团队在《自然·代谢》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低蛋白饮食与肠道炎症之间神秘的面纱。
低蛋白饮食的“罪行”
研究发现,低蛋白饮食(蛋白质含量仅6%)会降低肠道组织中的氨基酸水平,进而抑制核脆性X智力迟钝相互作用蛋白1(NUFIP1)的表达。这个NUFIP1可是个关键角色,它负责维持正常的DNA损伤反应。在低蛋白饮食的影响下,NUFIP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导致DNA损伤反应受损,DNA损伤修复受阻,DNA损伤积累,最终激活坏死性凋亡,促进肠道炎症的发生。
实验数据的有力证明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比了低蛋白饮食和正常蛋白饮食对IBD(炎症性肠病)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蛋白饮食的小鼠结肠组织中氨基酸水平显著降低,DNA损伤标志物水平明显上调,炎症细胞浸润现象也更为严重。进一步的体内外研究发现,低蛋白饮食导致的氨基酸缺乏会激活GCN2信号通路,并抑制DNA损伤反应。
NUFIP1的“英雄”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NUFIP1的磷酸化,特别是在S292位点的磷酸化,对于其维持DNA损伤反应至关重要。在氨基酸充足时,磷酸化的NUFIP1可通过与复制蛋白A2(RPA32)直接结合,并招募ATR-ATRIP复合物到DNA损伤位点,启动DNA损伤反应信号通路。而在低蛋白饮食条件下,氨基酸缺乏通过激活GCN2信号通路抑制了NUFIP1的表达和磷酸化,影响了由NUFIP1介导的DNA损伤反应信号通路。
临床应用的曙光
在IBD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过表达NUFIP1可以显著恢复DNA损伤反应,并减轻小鼠肠道炎症反应。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也在IBD患者中观察到了NUFIP1表达下降的现象。这表明,针对NUFIP1的治疗有望成为IBD患者的潜在治疗策略。
日常饮食的启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蛋白质呢?根据推荐,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天,能量占比约为11%。如果你体重60kg,那么每天大约需要摄入48g蛋白质。常见的蛋白质来源有肉类、鱼类、豆类、奶制品等。例如,100g瘦肉大约含有20g蛋白质,1杯牛奶(约250ml)含有8g蛋白质。
结语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低蛋白饮食通过抑制NUFIP1的功能,影响DNA修复,促进肠道炎症的机制,更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你是医学专业人士,对这项研究感兴趣,建议你阅读原文,以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而对于我们来说,合理规划蛋白质摄入,或许就是守护肠道健康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Hui, Ming., Jing, Tan., Si-Yi, Cao., Cheng-Ping, Yu., Yu-Ting, Qi., Chao, Wang., Lei, Zhang., Ying, Liu., Jian, Yuan., Miao, Yin., Qun-Ying, Lei.(2025). NUFIP1 integrates amino acid sensing and DNA damage response to maintain the intestinal homeostasis. Nat Metab, 0(0), 0. doi:10.1038/s42255-024-01179-5
最后编辑于 01-19 · 浏览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