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密码”:中国科大团队的重大发现

发布于 01-18 · 浏览 4923 · IP 浙江浙江

阿尔茨海默病(AD),这个困扰着无数患者和家庭的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它以记忆丧失、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近年来,研究发现AD患者脑中不仅有Aβ斑块和tau蛋白缠结,还出现了异常的血管生成。但这些异常血管生成与AD的病理关系一直是个谜。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为我们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

血管生成的“异常信号”

正常情况下,脑中的血管是稳定且有序的,为脑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但在AD患者的大脑中,却出现了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升高、小血管密度增加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的血管生成就像大脑中的“杂草”,不仅不能提供正常的营养,还可能对脑组织造成损伤。

Tau蛋白的“幕后黑手”角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勇、高峰课题组的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组织中血脑屏障受损,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水平升高,而这一现象主要与tau病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Aβ病理的关系较弱。这就好比在一场混乱的舞台上,tau蛋白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而Aβ蛋白的作用相对较小。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sVEGFR2、VEGF-C等)水平仅与p-tau181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脑脊液中的Aβ42/40水平无关。这进一步证实了tau病理在调控血管生成中的关键作用。

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tau病理与病理性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还发现了部分血管生成因子的升高与脑血管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认知衰退密切相关。例如,脑脊液中sVEGFR1、sTIE2等因子水平的升高,以及uPA水平的降低,与脑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加剧显著相关。

这些发现为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未来,医生或许可以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这些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更早地发现AD的迹象,并及时进行干预。同时,针对tau病理和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治疗策略,也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D的新方向。

结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AD的复杂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揭示了tau病理在病理性血管生成中的关键作用,还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领域,为AD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参考文献:

Feng, Gao., Yaxi, Zhan., Qiong, Wang., Mengguo, Zhang., Linbin, Dai., Yong, Shen.(2025).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was associ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les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0(0), 0. doi:10.1002/alz.14521

如果你对这项研究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建议阅读原文,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信息

阿尔茨海默症 (28)

最后编辑于 01-18 · 浏览 4923

2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