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共情病人,却不会怜悯下级医生

这两天拜读了一位老师的文章,不得不感叹文字的力量确实强大,洋洋洒洒千八百字就能让我血压干到150。

透过这篇文章,轻易地就能发现原来我们下级医生在自己行业内部也没办法得到同行上级的怜悯。为什么可以做到对病人的共情,对医学生却这样?
这些前浪吃饱了时代红利后,在封锁年轻医生晋升途径的同时,也不忘抽空pua两句,实在是时间管理的典范。
一个行业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共同繁荣,而不是没苦硬吃。一个人适不适合做医生看中的应该是医术,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评价。希望被重伤的同学,不要让这种人坏了一天的好心情。
至于春节买卖夜班的对错,其实并不重要。对科室来说,只要活有人干那就是对的。对于买方来说,拿钱干活就是对的。对于卖方来说,付钱买清闲那就是对的。明明是一箭三雕的事,却被说成行业落寞的前兆。都是打工人,我只想回家陪我的家人。
发放福利的时候有些医院都不把规培生算作医务人员,春节自己休息缺人干活时候想起来我们也是医生了?
什么叫【这个班又没串出去,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懈怠。】我是黑龙江人,规培在广东。三年我一共就回过家两次,一次是爷爷去世奔丧回去,一次是重病请假回家。
23年过年在呼吸科一周休半天,十月一、中秋在心内三天两个24班,24年春节初一在神内上24班。一宿收6个、8个患者。你问我累吗?累!但我没有懈怠和抱怨,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带着结果论证过程就是耍流氓。
既然这位老师那么认真负责,那就应该以身作则,肩负起春节期间工作的大旗,真正做到全年无休,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相信这位老师也不会是那种自己做不到,但会在互联网上呼吁其他人多吃苦干活的前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他的发言,对此你怎么看?一起讨论下。
随机掉落丁当。
(点个关注,不迷路)

最后编辑于 01-18 · 浏览 31.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