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经典病例(九十七)患者为中年女性,急性病程,发现血糖升高1天,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

发布于 01-14 · 浏览 437 · IP 浙江浙江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女、60岁、2024-10-05至2024-10-13在我院住院治疗。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天。

l 现病史:患者1天前于药店测随机末梢血糖21.0mmol/L,无伴口干、呕吐、呼吸深快,无伴多饮、多食、多尿,无心悸、乏力,无怕热、多汗,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腹痛,无皮肤瘙痒,无尿急、尿痛。今为进一步诊治,遂于我院急诊就诊,急诊测得随机血糖为11.6mmol/L,以“糖尿病”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情况如常,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l 既往史:患高血压1年,最高达160/80mmHg,目前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控制血压,监测血压波动在120/75mmHg。

l 其他:育有1子1女,均体健。否认家族类似疾病史。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5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2/80mmHg。身高:153cm,体重:51.5Kg,BMI:22kg/m2。正常面容,体型正常,神志清楚,皮肤正常,皮肤黏膜无色素沉着,毛发分布正常,无紫纹。无突眼,无结膜充血,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压痛、震颤、血管杂音。双手平举无细颤。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2024-10-06 血常规+BG:白细胞计数 6.3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47.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99×109/L,红细胞计数 4.77×1012/L,血红蛋白 143.00g/L,血小板计数 291.00×109/L;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定量:白细胞酶 1+,镜检白细胞 4.90个/ul,细菌 2+/HP,酮体(KET)阴性(-);生化36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2.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61.0U/L,碱性磷酸酶(ALP)87.0 U/L,总胆红素 16.3μmol/L,直接胆红素 3.7μmol/L,白蛋白 42.5g/L,钾 3.32mmol/L,总钙 2.51 mmol/L,无机磷酸盐(P)1.45 mmol/L,肌酐 52.0μmol/L,尿酸 417.1μmol/L,葡萄糖(空腹)12.71mmol/L,甘油三酯 4.4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2mmol/L,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99.94ml/min;24小时尿液钙磷测定:钙(Ca(尿))2.34 mmol/24h,无机磷酸盐(P(尿))16.38 mmol/24h,24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1800 ml;2024-10-12 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大肠埃希菌(ESBL检测[ESBL检测](Neg),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敏感);大便常规、输血四项、甲功三项未见明显异常。病房自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十二导联):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肝胆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含门静脉系)(超声科):轻度脂肪肝声像图。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腹)(超声科):子宫、双附件区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弥漫性改变,请结合临床及甲功检查。

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 10.8%;C肽(空腹) 2.54ng/ml;糖尿病自身抗体四项均为阴性。

l 影像学检查:2024-10-08 CT平扫(HR胸部),CT平扫(下腹部):1.双肺多发小结节,考虑良性结节,建议随诊复查。2.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伴感染。3.前上纵隔小结节,考虑淋巴结可能。4.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5.脂肪肝。6.所示腰3-5椎体内固定术后改变,请结合临床病史。

3、诊断

l 主要诊断:2型糖尿病。

l 诊断依据:患者中老年女性,急性病程,发现血糖升高1天,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且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空腹C肽水平正常,糖尿病自身抗体均为阴性,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考虑诊断2型糖尿病明确。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本次治疗方案:

l 一般治疗:营养改善、生活方式

l 药物治疗:入院后予胰岛素泵强化控制血糖、非诺贝特胶囊降脂、莫西沙星抗感染、控制血压、补钾等对症支持治疗。出院时降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16单位 早晚餐前15min 皮下注射、磷酸瑞格列汀片100mg qd 口服;米格列醇片50mg tid 口服。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1、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2、监测血糖,如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应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如有出汗、心慌、手抖,请及时测血糖,并及时进食葡萄糖,纠正低血糖,调节药物用量,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l 治疗调整:2周后门诊复诊,血糖控制良好,波动于6-8mmol/L,暂维持目前方案。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患者中老年女性,急性病程,发现血糖升高1天,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且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空腹C肽水平正常,糖尿病自身抗体均为阴性,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考虑诊断2型糖尿病明确。入院后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逐渐控制平稳,出院时调整为每日两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及DPP4抑制剂继续控糖,2周后复诊,血糖控制良好。

2、诊疗思考

该患者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尚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逐渐达标,考虑患者每日胰岛素总量为34.4单位,小于40单位,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故出院时调整为每日两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由于患者饮食控制不佳,故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及DPP4抑制剂继续控糖,随访2周血糖控制良好。提示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可作为强化治疗的后续治疗方案选择。

 

参考文献: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42(1)

2型糖尿病 (419)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1-14 · 浏览 437

回复收藏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