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九十)青年男性,体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方**,性别男、年龄34岁、就诊时间2024-06-09、出生地 广东省汕尾市。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4年,控制欠佳1月。
l 现病史:患者4年前体检查空腹血糖升高(具体不详),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表现,至外院就诊,自诉进一步完善OGTT试验等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曾予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二甲双胍片”联合降糖,用药史血糖控制可。2年前自诉曾至香港就诊,完善检查后遵医嘱停用降糖药物,维持生活方式管理;后患者停药后未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且未规律监测血糖。近1月常饮酒、完全未控制饮食,自测空腹血糖波动在12-17mmol/L,现为进一步诊治就诊。起病来,患者睡眠、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正常,近半年体重增加约5Kg。
l 既往史:有高脂血症、未用药;有高尿酸血症,否认痛风发作、肾结石等病史,未用药;否认高血压病;否认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史;父亲有2型糖尿病病史。
l 其他:已婚已育,配偶及子女体健。否认吸烟史,饮酒史10年,每周饮酒3-5次,常饮啤酒、白酒等,具体量未能提供。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身高173cm,体重86Kg,BMI28.73Kg/m2,腰围92cm,BP 134/82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尿常规:尿糖4+、尿酮体+、尿蛋白-;
尿蛋白三项:ACR 0.69mg/mmol(0-3);
肝功八项:ALT、AST正常;GGT 164U/L(10-60);
肾功三项:680.4umol/L(208.3-428.4);
空腹C肽:2.52ng/mL(0.78-5.19);
空腹胰岛素:7.00mIU/L(1.87-23.10);
空腹葡萄糖:9.79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6%;
血脂四项:总胆固醇5.59mmol/L,甘油三酯4.0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mmol/L。
l 其他检查:肝胆胰脾超声:轻度脂肪肝。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3、诊断
l 主要诊断:1.2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 2.肥胖症 3.高脂血症 4.轻度脂肪肝 5.高尿酸血症
l 诊断依据:1.成年起病,体型肥胖,有多次空腹血糖>7.0mmol/L,既往外院检查诊断“2型糖尿病”,无明显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有糖尿病家族史,故诊断“2型糖尿病”明确;近年前未用降糖药物、且近期未生活方式管理,查糖化血红蛋白9.7%、尿糖4+ 尿酮体+,考虑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根据查体BMI 28.73Kg/m2,>28Kg/m2符合肥胖症诊断。3-5根据辅助检查结果诊断。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l 既往治疗方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20IU 睡前 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 0.6mg qd 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 0.5g tid 口服;近2年未用药,且未加强生活方式管理。
l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低脂低嘌呤糖尿病饮食,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每日饮水量在2-3L,避免无主食餐;嘱患者戒酒;加强血糖、血压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8mmol/L,警惕低血糖。
药物治疗:因患者个人工作原因,无法住院治疗,无法执行每日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方案,综合考虑后予以“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16IU Bid(餐前) 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 0.5g tid 口服”降糖治疗,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qn 口服”调脂治疗;“非布司他片 20mg qd 口服”降尿酸治疗。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3天后复查尿液分析;1月后复查肝肾功能、葡萄糖、尿液分析、血脂等;3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四项、电解质、尿蛋白三项,可考虑完善C肽释放试验检查。
l 随访检查/检验结果:
2024-06-15 尿液分析:尿糖 4+,尿酮体+-.
用药1月时患者因出差未能复诊。
2024-09-10 糖化血红蛋白 6.9%,空腹葡萄糖 6.0mmol/L,血常规、肝功能、血脂四项未见明显异常;肾功三项 尿酸512.3umol/L;未能完善胰岛功能检查。
日常指尖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波动在4.4-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6-10mmol/L,多以晚餐后血糖偏高为主(晚餐时外出就餐多、为优势主餐)。
l 治疗调整:
2024-06-15 加用达格列净片 10mg qd 口服;余治疗未调整。
2024-09-10 调整治疗: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14IU qd(晚餐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 0.6mg qd 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 0.5g tid 口服+达格列净片 10mg qd 口服;可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拟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反复加强患者教育,指导饮食和运动。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青年男性,体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平时血压可,广东省汕尾市人,平时喜食海鲜、老火汤,平素无运动习惯,近2年未规律治疗,现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9%,尿酮体+,符合启动胰岛素强化治疗。
2、诊疗思考
该患者青年起病,体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多种代谢问题,平时生活习惯欠佳。糖尿病作为慢性病,患者教育至关重要,应在疾病治疗全程高度重视,好的治疗应是患者依从性最高的治疗,对该患者而来,30岁起病,对糖尿病、肥胖症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且工作忙碌、治疗配合程度不高。此次就诊时首先利用大量时间对患者进行教育,沟通疾病管理计划,指导饮食和运动等,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工作生活习惯,结合患者血糖,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每日2次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强化方案,该方便、有效、患者依从性提高,同时全程线上、线下随访患者。经3月强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满意,结合患者饮食未能完全控制、结合晚餐后血糖偏高、体型肥胖等特点,同时考虑“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特点,调整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优势主餐前注射,同时联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片治疗,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重等综合管理,以期待改善患者整体代谢情况、长期血糖控制达标、减少并发症等。
参考文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
最后编辑于 01-10 · 浏览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