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八十一)患者为老年女性,61岁,急性病程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1岁、于2024-9-04步行入病房
l 主诉:头晕、发现血糖升高半天。
l 现病史:患者半天前因“劳动”后出现头量,呈天旋地转样,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为非咖啡色样物,伴腹泻3天,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偏瘫,伴视物模糊,伴口干、多饮、乏力,无心悸、手抖,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发热等,遂至我院急诊治疗,查静脉血糖21.14mmol/L,遂至我科门诊就诊,由门诊拟“头晕和眩晕、血糖升高”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疲倦,睡眠胃纳一般,大小便未见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l 既往史:否认肝炎史、疟疾史、结核里,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l 个人史: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久居本地,否认疫水,疫源接触史。否认冶游史。无性病。否认酒史、吸烟史。
l 月经史:55岁绝经,绝经后无阴道流血等。
l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1子1女,子女体健。
l 家族史:否认家族糖尿病病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地中海贫血”“白化病”“先天愚型”等遗传病史。
2、 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体温:36.3℃ 脉搏:107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6/79mnHg 身高:158cm 体重:65.5Kg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2024-09-04我院生化系列:A/G1.01,钠133(mmol/L),淀粉酶24(0/L),总胆固醇 5.7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91(mmol/L),氯化物 97.4(mmol/L),总二氧化碳17.9(mmol/L),葡萄糖 21.14(mmol/L),AST/ALT 0.94;颅脑CT末见异常。入院指尖血糖17.4mmol/L,血酮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4.2%。
l 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管结石。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左肾囊肿。右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动静脉来见明显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轻度二尖瓣反流。
3、诊断
l 初步诊断:1.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 2.2型糖尿病性酮症 3.高脂血症 4.头晕
l 诊断依据:患者老年女性,自诉既往无特殊病史,本次主因“头晕、发现血升高半天”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3℃ 脉搏:107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6/79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入入室,神志清楚,表情疲惫,呼吸运动正常,呼吸节律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正常,心率107次/分,心律齐整,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平坦,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明显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专科情况:BMI 26.24kg/m2,双足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减弱。辅助检查:2024-09-04我院生化系列:A/G1.01,钠133(mmol/L),淀粉酶24(0/L),总胆固醇 5.7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91(mmol/L),氯化物 97.4(mmol/L),总二氧化碳17.9(mmol/L),葡萄糖 21.14(mmol/L),AST/ALT 0.94;颅脑CT末见异常。入院指尖血糖17.4mmol/L,血酮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4.2%。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营养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口服 qn;
降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0.5g早晚餐后口服 bid;伏格列波糖分散片 0.2mg 三餐前第一口饭嚼服 tid;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早餐前16iu、晚餐前12iu 皮下注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2、随访情况
1、糖尿病低盐低脂规律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2、定期测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每年至少行一次眼底检查;
3、如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低血糖表现,需及时进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并及时就诊;
4、1周后我科门诊复诊,根据实际血糖情况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
5、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1、老年,女性,61岁,急性病程。既往:否认肝史、疟疾史、结核史,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2、现病史:患者半天前因“劳动”后出现头晕,呈天旋地转样,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为非咖啡色样物,伴腹泻3天,无腹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偏瘫,伴视物模糊,伴口干、多饮、乏力,无心悸、手抖,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发热等,遂至我院急诊治疗,查静脉血糖21.14mmol/L,遂至我科门诊就诊,由门诊拟“头晕和眩晕、血糖升高”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疲倦,睡眠胃纳一般,大小便未见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3、入院体检:体温:36.3℃ 脉搏:107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6/79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入入室,神志清楚,表情疲童,呼吸运动正常,呼吸节律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正常,心率107欢/分,心律齐整,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平坦,腹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明显肾区叩击痛,肠呜音正常。
4、专科情况:BMI26.24kg/m2,双足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减弱。
5、辅助检查: 2024-09-04我院生化系列:A/G1.01,钠133(mmol/L),淀粉酶24(0/L),总胆固醇 5.7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91(mmol/L),氯化物 97.4(mmol/L),总二氧化碳17.9(mmol/L),葡萄糖 21.14(mmol/L),AST/ALT 0.94;颅脑CT末见异常。入院指尖血糖17.4mmol/L,血酮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4.2%。
2、诊疗思考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病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控制血糖平稳后,予选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早晚餐前bid方案联合口服药物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对于初发糖尿病血糖高的老年患者,选择德古门冬双胰岛素bid联合口服药降糖方案,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老年人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同时也有良好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也推荐双胰岛素在老年患者中有效,安全性好且可耐受及持续性。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最后编辑于 01-10 · 浏览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