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叩门!”,当医生可以,但别作践自己
大概是12月中旬的事……那天还是一样的忙碌,低着头没有时间抬头注意进来的患者,突然听到对面医生的患者喊我的名字,我抬头一看,竟是我老公的朋友的老婆(平时关系一般,基本不走动)因为我身边也有患者,所以没说几句话,对面大夫接诊了她。中午下班,我看了下她的病例:月经来潮前一周同房后腹痛,表现为全下腹坠痛,轻微肛门坠胀感,无发热,专科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同事给他完善了炎性指标、妇科超声、HCG,等结果回报待后续处理。
下午两点,她来找我看结果,血常规提示炎性指标正常,HCG阴性,妇科超声提示附件区囊肿,直径3cm,考虑黄体可能性大,伴少许盆腔积液,约1.5cm。我最初诊断是:黄体破裂不除外,给予止血、预防感染(头孢联合甲硝唑)x1周,返院复诊。若无好转,需排查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腹痛
大概过了两三天,她在微信上跟我讲,阴道流血了,腹痛较前减轻,无发热,跟上次月经时间接近,应该是来月经了,嘱其观察,但是,她次日就诊了,换了另外一个大夫看,看完后,给开了阴道炎的药物,嘱抗炎药超说明书使用加量,她拿着药,过来问我,诉:腹痛减轻、阴道流血同月经,我看了一下药,本着熟人,我把他的药方精简了一下,去掉了一些药物。但是,后来我发现,人家没听我的,还是拿了所有的药。
大概抗炎治疗一周左右,我微信问她怎么样了,她这时的描述是:右下腹隐痛,昨晚痛醒了,我建议他返院复诊,她觉得目前情况还行,不想来,然后我就给她打了电话,通过电话交流,我觉得阑尾炎可能性大,最快+立刻能开始治疗的方法:急诊拍片-请会诊-复查炎性指标-治疗。当天下午四点多,CT提示阑尾炎可能,CRP 45,建议抗炎,急诊方案:头孢曲松+吗啉硝唑x7天,我陪着她安排位置+输上液才走,这期间闲聊,听她抱怨了几句:小病花了近2000(医保前)
急诊输液第四天左右,我常规询问,怎么样了,她跟我说:腹痛减轻,无发热,但急诊大夫看不懂片子,让他挂普外科,她跟我的说法是,我院普外科没号,所以挂了附近其他单位的,我打开我院APP一看,有号。我感受到了深深的不信任感,所以我决定不再问了,但我还是再默默看她复查的化验结果,炎性指标下降至正常范围。
今天,她又来了,她避开了我,但是我能看到她的就诊记录。她这次又去看了上一个医生,复查超声、CRP、血RT,超声提示:输卵管积脓、粘连可能,CRP有点抬头的趋势,但还在正常范围。复诊后,建议她住院。快下班的时候他来找我了……言语中责怪我第一次为什么不直接给她输液消炎,间接的意思是我耽误她了。
依据《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中指出,当考虑PID最低标准时,就应该开始及时、尽早、规范的治疗,我从理性的角度上梳理了这个患者:
1.有腹痛,虽无阳性体征,但我依然在第一时间给了联合抗炎治疗方案;后期静脉输液虽然是针对阑尾炎,但方案同样对我科有效,与我科PID治疗方案重叠。所以我认为在治疗方案上没有延迟。
2.患者无发热、阳性体征不明显,超声无炎性改变,可见黄体,盆腔积液,因有临床表现,故可先给予口服抗炎治疗,若无效,需启动静脉输液。
3.但我确实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1)我应该着重提醒患者,其他科室排查腹痛原因,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尽到了一位妇产专科医师的责任;2)熟人也有对簿公堂的可能,“熟人”应仅局限于我自己的直系亲属;3)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圣曾说“医不叩门”,这句话我应该好好领悟。
最后编辑于 01-08 · 浏览 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