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广医一院神经科博士后等您来

发布于 01-07 · 浏览 1855 · IP 广东广东
iconlm1971 推荐
iconlm1971 已点赞

一、博士专业

神经科学作为广泛交叉学科,我科研究方向不局限于神经病学;从事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神经发育、精神病学、影像学、中医学、材料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博士也热烈欢迎报名。上述研究方向,我学科皆有交叉学科合作经验和合作伙伴。

 

二、招聘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岁以下,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3.具有敬业精神,能全职脱产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

 

三、招聘类型

1、科研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可选择方向有:在校研究,国内知名实验室合作,国外访学等;上述途径我学科皆有经验和资源。

2、临床博士后:科研外,完成规培轮转。可选择方向有:内科亚专科;神经介入;NICU;神经电生理等。

 

四、薪酬待遇

1、工资待遇: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参照医院编内职工同级别人员享受工资待遇,税前年薪约30万-45万,按规定缴纳公积金和社保。

2、特别奖励:SCI>10分、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皆有额外奖励政策。

3、科研经费:个人可申请20万广州市科研启动经费;团队经费另有扶助。国自然每年不少于3次申请辅导。

 

五、导师队伍

海外合作导师:卓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李少敏(哈佛大学),任艺(佛罗里达州大学),伍龙军(梅奥诊所),Stenphen Wang(康奈尔大学)等。

广医一院导师:徐评议(主任导师),莫明树(行政副主任),张文龙(南山学者)。

团队经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经费500万元(2024年);广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经费600万元(2021年);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2024年,待经费到账);广州市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病重点实验室100万元(2021年)。

 

六、伙伴团队

现博后团队包括毕业于中大附一、中大医学院、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优秀博士。

 

七、研究方向

1、神经科学基础机制研究;

2、神经病学临床研究;

3、神经康复;

4、传统医学;

5、交叉学科;

6、产品研发。

 

八、临床培养

1、帕金森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2、偏头痛及癫痫;

3、脑血管病;

4、神经介入;

5、神经免疫;

6、神经重症;

7、神经康复;

8、神经电生理;

9、其他方向。

 

九、出站后就业

我科既往博士后出站后的就业情况:我院我科3位;广东省中医院1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位,中山七院2位,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特聘研究员1位;西安体院1位。

                                            

 联系方式:momingshu123@163.com

 

科 室 简 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于1971年创立;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评为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设立院士工作站,成为广东省神经疑难疾病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2019年成为国家级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的高级诊疗中心和国家级帕金森病质量控制中心;2020年成立广州市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病重点实验室,成为广东省神经疾病功能修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成为广东省神经疾病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被评为广州市临床重点学科及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2023年评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24年成为广东省研究型医院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神经科拥有沿江院区及大坦沙院区86张床位及12张神经重症床位。现在编医师20名,教授/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人,博士学位14名。另1名专职特聘教授(卓敏教授-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和5名柔性引进海外教授。

 

2009年我科被卫生部认证为神经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教学任务。2020年确定为我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基地,至今承担36个临床药物试验项目和2个临床医疗器械试验项目。2023年我科成为广医一院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心,正与Jean-Marc Burgunde教授开展亨廷顿病基因治疗2期临床研究。

最后编辑于 01-07 · 浏览 1855

1 2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