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创伤反应
你是否曾经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身体和思维都突然间停滞不前,像是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冻结创伤反应”(Freeze Response)。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个体面临极度危险或压力的情况下,身体会自动进入一种高度警觉但不动的状态,仿佛要通过静止来躲避危险。这种现象不仅在动物界广泛存在,人类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然而,“冻结创伤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更是心理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冻结创伤反应?
冻结创伤反应是一种在面对极端威胁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它与“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当“战斗或逃跑”无法解决问题时,个体会选择“冻结”,即进入一种高度警觉但不动的状态。这种反应可能表现为突然间身体僵硬、思维停滞、甚至完全失去行动能力。
2、冻结创伤反应的机制
在创伤的事件中,大脑会迅速进入一种防御状态。杏仁体,这个负责处理情绪的脑区,会高度活跃,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促使身体进入高度警觉状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身体和思维的冻结。这种反应来自于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机制,帮助个体在无法通过战斗或逃跑来逃脱危险时,通过静止来减少被发现的可能性。
一个真实故事案例

小李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某天晚上,他加班到很晚,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名男子从黑暗中冲出,威胁他交出钱包。小李的心跳瞬间加速,肾上腺素激增,但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动弹。他试图大声呼救,但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男子看到小李的反应,迅速抢走了他的钱包,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家中,小李久久无法平静。他反复回顾当时的情景,感到愤怒和羞愧。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当时会如此无助,为什么在面临危险时,他竟然无法做出任何反应。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勇气,甚至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抑郁状态。
事实上,小李的表现正是典型的“冻结创伤反应”。在这种极端情境下,身体的自然反应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因为自身的无能或懦弱。这种反应是大脑在极度压力下的自我保护机制,它帮助小李在那一瞬间避开了更大的危险。
3、冻结创伤反应的影响
“冻结创伤反应”不仅仅在事件发生时表现出来,它还可能在事后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经历过类似事件的人会感到自责、羞愧,甚至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张女士是一名经历了家庭暴力的女性。在每次丈夫发怒时,她都会感到身体僵硬,无法动弹。即使在事后,她也常常回忆起那些情景,感到自己毫无用处。然而,通过心理咨询,张女士逐渐意识到,她的这种反应是正常的,是为了在危险情境中保护自己。心理咨询师帮助她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逐渐恢复了自信和生活的动力。
4、如何应对冻结创伤反应
1. 认识到反应的正常性:首先,要明白“冻结创伤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不是个人的无能或懦弱。
2.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这种反应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 PTSD,应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 进行自我调节: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自己从高度警觉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4. 建立支持系统: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编辑于 01-06 · 浏览 1193